
五一小長假,每個人在旅行中都會遇到很多感動的人和事,市民鄒女士在朋友圈曬出的這位驢友大哥就是一位。他叫孟凡君,原來是一位驢友,2008年開始堅持邊登山邊撿拾垃圾,每周外出一次,一撿就是9年。
邵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顧了與孟凡君巧遇的過程。“近日趁著假期去鄒平白云山游玩,碰到了這位大哥,遠遠地看著他身上掛著幾個大包,還以為是槐花,走近了才看清,裝的全是塑料袋、礦泉水瓶等垃圾。”邵女士非常好奇,便走向前與他聊了起來。得知,他來自淄博周村,有穩定的工作,是一名驢友,義務撿拾垃圾近十年。
當時邵女士問這位驢友的姓名,驢友只回答:“樂鼠”,回到張店后,邵女士經過多方打聽才得知他是周村工商局的孟凡君。
記者聯系到孟凡君時,他正準備去看老人。他有些遺憾地告訴記者:“這個五一家里有事兒,就去撿了一天,鄒平白云山,撿了三四大包的瓶子、盒子、包裝紙,大約有十幾斤。”
孟凡君說,他喜歡登山,對青山綠水有著一種獨特的情感,正是這種情感讓他從一名驢友變成了環保衛士。2008年春天的一天他和朋友到博山區的岳陽山踏青,登山過程中看見不少游客把食品包裝袋、礦泉水瓶隨意丟在山上,看著秀麗的風景被垃圾污染,孟凡君心有不忍,于是騰出自己裝東西的塑料袋一路跟隨,游客丟,他就撿。
沒想到這一撿就是9年,從未間斷。9年來,幾乎每個周末他都要外出登山撿垃圾,淄博、鄒平附近的山頭他都已爬遍,每次帶回的垃圾都有十幾斤。 十幾斤,看似并不重,但今年孟凡君已經56歲,登山又是力氣活,何況他身上掛著一包包的垃圾還要不停地彎腰撿拾。
雖然苦累,但孟凡君堅定地實踐著自己的環保夢想,在他的影響下,他的老伴、驢友、朋友都加入到他的環保隊伍中,和他一起撿拾垃圾。
“開心的笑容盡顯樸實,孤獨的背影里透著堅持。”邵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如此總結對孟凡君的印象,并呼吁大家文明出游,將自己制造的垃圾隨手帶走,讓孟凡君這樣的志愿者不再那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