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秀洲區燃煤小鍋爐淘汰改造步伐不斷加快。日前,記者從秀洲區治氣辦、區環保局等部門獲悉,今年初以來,全區已淘汰改造小鍋爐334臺,完成市定任務,該項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這幾天,張明經緯廠正在抓緊生產手頭的訂單。這家位于王江涇鎮民主村的企業,原先一直使用每小時一蒸噸的臥式燃煤鍋爐為漿料烘干工藝環節供熱,而現在,該企業改用了燃氣鍋爐。
“空氣變好了,不像過去家家燒煤,煙囪里冒出來的都是黑煙。”張明說,這次新建的天然氣鍋爐是全自動的,運行更加穩定,產品質量更有保障,環境污染也減少了。
針對拖漿行業燃煤小鍋爐(土爐)煙塵對區域空氣環境污染重的實際以及其“低小散”的特點,今年,秀洲區以問題為導向,本著“哪項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就整治哪項”的原則,自加壓力,對拖漿行業燃煤小鍋爐(土爐)開展集中專項整治,累計淘汰小鍋爐(土爐)230臺。通過專項整治,預計每天減少使用標煤230噸,有效改善北部區域空氣質量。
根據不同區域、特點的拖漿行業燃煤小鍋爐,區環保部門科學研判,攻堅克難,并制定了拖漿行業燃煤小鍋爐(土爐)專項整治補助辦法,對主動關停淘汰的生產設備給予評估價30%的補助,對工作成效明顯的行政村給予2000元/臺的淘汰獎勵。同時,加快其他行業燃煤小鍋爐淘汰補助資金的兌現,目前已發放補助資金691.4萬元,涉及燃煤小鍋爐133臺、260蒸噸。
除了在蒸汽和天然氣管網覆蓋區外的重點集聚區域開展專項整治外,秀洲區對能實現集中供熱的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加快中溫中壓蒸汽管網建設,加快集中供熱,以能源替代推進燃煤小鍋爐淘汰改造。
截至目前,新嘉愛斯蒸汽管網建設王江涇段已完成施工,油車港段正在抓緊建設。同時,科學規劃并協調推進天然氣管網建設,已累計建成天然氣主干管網245公里,天然氣年供應量約7000萬立方米。
為鞏固燃煤小鍋爐淘汰改造的成效,秀洲區治氣辦聯合區發改等部門加強對燃煤小鍋爐淘汰改造工作督查,并對涉及空氣污染、群眾舉報的,實施責任部門聯動,開展執法檢查。各責任主體也主動上門,加強宣傳,明確淘汰改造時限。今年初以來,秀洲區已開展工作督查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