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問題專家劉毅軍表示,收購價格提高到什么程度,需要找到均衡,而中石油的加入增加了不可確定性
持續半年的中石化聯手新奧能源收購中國燃氣一事仍然沒有結果,而北控集團近日也加入了這場撲朔迷離的收購拉鋸戰。
因此,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北控集團高價收購中國燃氣或是中石油的幕后推動。
北控集團高價購中燃氣
香港證監會和聯交所5月4日披露的資料獲悉,北控集團于5月3日以每股4.1港元價格從阿曼石油公司購入約2.38億股中國燃氣股份,并且還從股票市場內以每股平均3.87港元的價格購入約0.1億股中國燃氣股份。
北控集團通過兩次購入共約3.93億股中國燃氣股份,從而使其持有中國燃氣比例由3.28%提升至8.96%,成為繼富地石油和韓國SK E&S之后的中國燃氣第三大股東。
自去年12月13日中石化和新奧能源聯合發布公告稱將以每股3.5港元、總價167億港元收購中國燃氣全部股份后,富地石油和SK E&S集團都對中國燃氣進行了數十次的增持,富地石油最近一次增持就發生在上述交易前兩個交易日的4月30日。經過近5個月的持續增持,富地石油占中國燃氣的股份已達到16.12%,SK E&S的持股比例則已達到10.84%。
實際上,該收購自公布后,就一直遭到中國燃氣方面的各種阻力。對于兩大股東的連續增持,市場人士認為,一是抵抗中石化組成的收購聯合體并購計劃;二是為抬高收購價格。
此外,中國燃氣2月5日更是發布公告稱,近4000名員工聯合發函表示擔憂新奧能源及中石化收購,反對此項收購提議。
而北控集團的加入,更是增加了此次收購戰的變數。
北控集團在這個時機以4.1港元/股高價收購中國燃氣,如果低于這個價格肯定不會賣給中石化和新奧能源。這無疑給此次收購增加了難度。
根據此前的要約收購公告,一旦中石化和新奧能源收購股份未能達到75%,要約收購將宣布失敗。
據了解,北控集團是北京市屬最大國企,為上市的北京控股母公司。而北京控股持有陜京天然氣管網40%股權,剩余60%股權現在由中石油旗下昆侖燃氣持有。
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北控集團此次高價收購中國燃氣或是受到中石油的幕后推動。
瑞銀發表的研究報告表示,北控集團現時與中石油合營燃氣項目,預期未來中石油或中石化可能提出另一收購要約。
同時,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天然氣問題專家劉毅軍也向《證券日報》記者稱,如此看來,北控集團此次收購中國燃氣肯定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價值投資。從業務本身以及時期的敏感性來看,中石油或有干擾此次收購的想法。
中石油意在整合燃氣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中石油旗下燃氣業務整合平臺中石油昆侖燃氣在市場上動作頻繁。中石油對燃氣業務的野心可見一斑。
繼今年5月昆侖燃氣斥資10.93億收購集團旗下8省市燃氣業務資產之后,近日中石油集團又分別在上海產權交易所和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約20億燃氣資產,其中包括約10.88億元的大慶油田中慶燃氣控股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而此項轉讓亦將和5月份的燃氣資產轉讓一樣,只是中石油集團在履行例行的轉讓程序,最終這20億燃氣資產將毫無懸念的為昆侖燃氣拍獲。
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國內天然氣上游勘探開采市場處于高度壟斷狀態,僅中石油集團的天然氣產量就約占全國76%。
但是,相比之下,中石油的燃氣市場則有些不盡如人意。近幾年,中石油加快了整合國內燃氣市場的腳步。
“各方對未來的燃氣市場是看漲的。而肯定上漲這一點也是毫無疑問的。中石油正在逐步向燃氣市場滲透。”劉毅軍表示,“這次中石化欲通過收購中國燃氣進入燃氣終端市場,預示著城市燃氣市場會有一個新的重組。而中石油的加入,意味著此信號意義更加明顯。”
價格博弈仍在繼續
實際上,自去年以來,此次收購博弈戰的焦點主要圍繞在收購價格。
3月26日,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關于收購中國燃氣,中石化和新奧能源一起提出了一個收購價,這方面已經反映了市場的公允價值。至于以后要不要提高,中石化并不是為了收購而收購,不能付高于市場價格的價格。所以我覺得我們已經反映了市場價格。”這一表態被媒體理解為聯合體不會提高收購報價。
但是,4月3日,收購聯合體公告,稱傅成玉的言論不構成“不提高要約價格”的聲明,并保留修改要約條款的權利。此番聲明,或意味著聯合體不排除提高中國燃氣收購價的可能性。
劉毅軍表示,這是收購與被收購過程中的一種手段。
日前,收購聯合體宣布,受到政府反壟斷審查影響,這一收購要約的最終截止期限將再度延期至7月6日。
據了解,去年中石化和新奧能源宣布收購計劃時,曾樂觀估計收購交易有望在2012年上半年內完成。不過如今看來,這一收購何時完成變得更加不確定。
不久前,新奧能源以及被收購對象中國燃氣公司發布公告稱,國家商務部4月1日已向新奧能源和中石化發出通知,經初步審查后,決定根據《反壟斷法》繼續就要約人聯合提交的申請進行審查,這意味著此案審查時間將超過普通90天的期限。鑒于此,新奧能源宣布,此次收購要約的最終截止期限將從原定的5月15日,延期至7月6日。這已經是新奧能源和中石化第三次延后收購時間表。
“收購價格提高到什么程度,需要找到均衡,而中石油的加入更是增加了其中的不可確定性。”劉毅軍認為。(李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