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調系統最大的缺點就是地域性與季候型的限制,江浙帶本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冷夏熱,熱泵夏天工作時需對外界尋求冷源,冬天時需尋求熱源,因此受到氣候的極大限制,導致了大樓對此空調系統運用的不合理以及效率極低。另外二次系統的能耗也不可忽視,包括新風系統的起垢堵塞,末端風機送風口的送風方式,冷凍水管路的不通暢,泄漏等等都是增加能耗的切入點,都需要處理改造以提升其效率。
現針對一些相關數據和情況作以下整理以及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1:冷凍機內置機械性能的物化技術處理改造
利用活化分子的一端強極性,能夠與含有較多空軌道金屬材料相結合,降低量子態能量,并在管路表面自組裝單分子層,驅除并防止銅管內壁層積累的阻礙換熱的油膜,填補壓縮機嚙合部位磨損的金屬凹坑表面而改善潤滑。潤滑使得機內循環管理更為順暢,大大提升冷凍機的傳輸及循環工作效率,因此,也是達到了一個節能省電的作用。
2:冷凍機冷卻系統的效率改造
冷凍機組在單位時間,制冷劑運作的情況下,單次循環的制冷量是一定的,即循環相同量的制冷劑,制造相同單位的冷量,冷凝器的效率越高,則在單位時間段內的循環次數越多,不會有出現壓縮機空跑的現象。相當于同冷負荷及舒適度的條件下,冷凍機組的能耗就降低了。而夏季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冷凝器中的載體溫度通常低于外界環境空氣的溫度,導致放熱冷卻效率極低,通過將室內的空氣冷源(冬季熱源)引出與冷凝器換熱,使得冷凝器需向外放熱的時候,外界周圍溫度能低于冷凝器的溫度,確保冷凝器與換熱介質保持放熱能級差。根據美國能源部文件顯示,提升蒸發溫度或降低冷凝溫度,均與機組的COP存在線性關系。
3:空調末端風機盤管送風柵可調式改造。
根據冷熱空氣密度不同的特性,夏季冷空氣會自然沉降,冬季暖氣往上擴散的客觀原因,適時調節送風口的風向,使其夏季風向水平斜向上,利于冷氣平鋪沉降,冬季風向水平斜向下,利用慣性減緩其向上擴散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