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價格優惠-操作簡單-權坤
實驗室廢水主要來源:
實驗室廢水來源于教學實驗廢水、科研實驗廢水,以及實驗室各項 衛生用水和辦公生活用水使用后的外排廢水 。教學實驗廢水和科研實驗室廢水均指以醫學技能教學和醫學研究方向為目的的各項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由于各個實驗室和各個實驗人員從事的實驗項目不盡相同,同一實驗人員的實驗內容也常常更換,因此各類實驗廢水的排放總量一般較少,但隨時間的變化較大,其排放是不連續的,其濃度是多變的,其成分是復雜的 ,對人和環境的危害性又是多樣的。而實驗室各項衛生洗滌廢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也因教學實驗廢 水和科研實驗廢水的不同而成分復雜,但相對的污染物濃度較低。實驗室辦公生活廢水污染物較為簡單,這部分以COD、BOD和懸浮物為主。
工藝流程說明:
1節池廢水通過泵進入中和反應池,調節Ph至6-9,重金屬離子與堿反應生成氫氧、實驗室廢水通過管網進入收集池;
2、調化物沉淀。
3、螯合反應池,通過添加螯合劑,重金屬與螯合劑通過反應生成的螯合物,進一步去除重金屬離子;
4、然后通過添加PAC、PAM混凝、絮凝;
5、混凝后的廢水進入保安過濾器,去除懸浮物;
6、產水進入膜處理;
7、 污泥和固廢交有資質單位處理;一體化裝置池內臭氣通過管道引入實驗室廢氣處理排放。
8、在實驗室空安裝一套或多套實驗室廢水處理裝置,對實驗室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并達到相關后排放至生化池或城市污水管網。
9、實驗室危險廢液或高濃度危險廢水、危險固廢等應按《危險貯存污染控制》(GB18597-2001)中相關要求存放處置并與有資質的單位簽訂危險處置協議。
方法特點:
廢水排放一般分兩部分:一部分為生活污水,一部分為相關病床及醫院產生的污水。針對進出水的水質水量要求疾控中心廢水處理所用工藝必須確保處理出水達標,主要采用的三種工藝有: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簡易生化處理。可以將大腸桿菌數量長期控制在較低的水平,通過過濾系統的出水保證達到水質要求,出水各項指標達到國家醫療污水排放標準,
應用領域:
實驗室綜合廢水處理設備自動化程度高、處理效果好、占地面積小、操作管理簡便且無需專人職守的一套專門用于國內外各個行業的實驗室綜合廢水處理設備,深受用戶的好評,廣泛應用于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食品藥品檢驗、產品質檢所、疾控中心、環境監測、農產品質檢、檢驗檢疫、糧油檢測、動物疾控、血站、畜牧、醫療機構、醫院、生物制藥、石油化工、企業等實驗室、化驗室廢水處理,經過處理后廢水達到廢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二、三級標準,處理后的污水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或地表、河水,也可以通過再處理工藝把處理后的廢水進行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