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雨天水庫中氨氮會變高?
我國北方(華北、東北、西北)地區許多城市以水庫水為供水水源。每逢初冬初春時節,水中氨氮出現季節性增高現象,導致給水廠出水色、味加重的現象。氨氮是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較高的氨氮是水體富營養化的元兇之一。氨氮在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離子氨(NH4 )兩種形式存在。其中NH3濃度達到0.04 mg/L時會發生魚類中毒現象,超過 1 mg/L可導致魚類死亡。我國《漁業水質標準》(GB 11607 -89)規定NH3不得超過0.02 mg/L o氨氮還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每硝化1 mgL的氨氮會消耗4.6 mg/L的氧。當水中氨氮含量較高時,可能導致水體缺氧,這也對魚類生長不利。
水庫和池塘中氨氮標高的原因:
(1)北方地區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7,8,9三個月的降雨量可占全年的70%,目常有暴雨。暴雨時河水猛漲,泥沙含量較高。水質渾濁后會影響水庫或者河道水質
(2)北方地區水庫多數建于山區,庫區立面狹窄,水深較大,水體分層現象較為普遍,下層引起缺氧,并形成還原環境,庫底沉積物中的有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還原為氨氮,并釋放到水中。當發生“翻庫”時,上、下水層混合,導致上層水氨氮增高。
解決方法:
1.曝氣法
如果季節性“翻庫”是氨氮增高的主要原因,可以采取曝氣法。曝氣法是在水庫中設置揚水曝氣裝置,促使水庫中上下層水體對流,并增加溶解氧,防止下層水處于缺氧或厭氧狀態,進而避免水庫底部沉淀物發生還原反應。曝氣法與生物氧化法相比,曝氣法投資少,運行費用低,不造成一次污染,優點十分明顯。缺點是對氨氮的處理會有一定的上限峰值,通常達到峰值后曝氣的處理效果就會不太明顯。
2.化學法
投加氨氮去除劑,無需改變原有工藝流程,可直接投加,操作簡單方便,藥劑主要是通過跟游離氨和銨離子形成氮氣來達到去除的效果,希潔氨氮去除劑具有投加量少,對氨氮的去除率髙,處理結果穩定,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具體投加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成本可控,是處理氨氮超標最快速捷便的方法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氨氮去除劑對PH有一定影響,和會消耗一定的溶解氧,所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控制投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