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9月,我市313戶節能環保規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79.85億元,同比增長9%。”來自成都市經信委的數據并不能滿足成都的“野心”,下一步,成都還將繼續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搶抓省委、省政府推動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的重大戰略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十三五”期間對大氣、水、土壤等污染治理的契機,加大重點企業培育和節能環保產品推廣應用,力爭到2020年,成都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總產值過1000億元。
淘汰落后產能 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工業綠色發展必須要下決心化解過剩產能,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速邁向中高端。”在成都市經信委看來,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才能為新興產業發展騰挪空間。
改變傳統“傻大粗”的生產模式,是工業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十二五”期間,我市重點對電力、鋼鐵、鉛酸蓄電池、建材等行業310戶企業的落后生產能力實施了淘汰和關閉,實現節能244.78萬噸標準煤。目前,我市已全面淘汰了小水泥、小火電、小石灰窯,整體退出了煤炭生產、煙花爆竹和鋼鐵長流程冶煉。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支持川能投控股川化股份,支持新希望集團托管成華股份、收購華融化工,幫扶企業成功轉型。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大力推進“去產能”,起草《成都市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