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招商、以商招商、網絡招商、園區招商、節會招商……更實惠的還有政策激勵機制:獨立上市,獎勵企業500萬元;創馳名商標,獎勵企業100萬元……僅用119天就完成一期工程建設的黑龍江愛趣源包裝印刷有限公司、短短數月創建著名商標的黑龍江匯豐生物制藥有限公司都分別獲得了肇東的50萬元大獎。
全市上下齊心協力,為外來投資者創造了解、考察、合作的機會,用最貼心的方式護住一個個“秧苗”。
綠色園區長出“異地秧苗”
在園區采訪,記者的眼球時時被一個個“異地”招牌所刺激:農墾北大荒產業園區,大興安嶺產業園區,綏化市工業項目集中區,中糧集團園區。
“發展是硬道理”。肇東人以博大的胸懷,在自己的土地上樹起“異地經濟”招牌,它像一個強大的磁場,吸納著各地、市、縣、區引進的產業項目,集中了各地的優勢和力量,培育出一批批茁壯的“秧苗”。
張亞中說,異地經濟是區域經濟互補雙贏的有效途徑。他這樣“解剖”異地經濟是捆綁發展,是共予共建;是各種生產要素,包括資金、土地、項目、政策要素的集約整合和效應放大,肇東在外出招商時,也會宣傳安達、蘭西等市縣的特點,保證好的項目不會流出綏化,甚至不流出黑龍江。本著這樣一盤棋的觀念,肇東人不僅僅是肇東人,還是綏化人、是黑龍江人。打好區域經濟一體化這張牌,實現經濟互惠互利,合則兩利。目前,發展異地經濟在綏化市已經上升到一定的戰略高度,為此市里專門成立了組織機構。
如今,在園區內,已經勾勒出異地經濟這棵“最壯秧苗”的綠色骨架。
落戶在綏化工業集中區的青岡降糖面粉項目正在進行前期設計;望奎現代新型節能材料、綏棱木業等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哈爾濱萬里線纜項目、新型墻體保溫材料項目和20萬套父母代種雞廠項目已經開工建設;
大興安嶺的菊苣粉及甜葉菊加工項目已經完成規劃設計,土建工程即將破土動工。
農墾北大荒產業園區內,大米糖漿蛋白建設項目、美味珍第四代食品建設項目、北大荒生命科學建設項目、北大荒綠色粗糧飲品加工項目已經集中開工,這些項目都是中外合資項目,大大提高了園區產業項目的含金量。
“育秧” 培好土 更要施好肥
為了讓“鐵桿莊稼”更好更快地成長,“培好土更要施好肥”成了肇東市招商引資的第一關鍵詞。
“我們這明顯感覺工作人員太少,每個企業都要派駐專人跟蹤服務,及時幫助解決各種問題。”近一時期以來,隔三差五就有大項目開工奠基,而且都是投資超億元的“大塊頭”,這讓肇東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黨委副書記陳園林恨不能“肋生雙翅”。
肇東人對服務的理解是,“服務必須到位,必須一視同仁,否則即使項目落地,如果在后期遇到問題時推諉扯皮,也會把招來的商嚇跑。”肇東人的做法是,“把企業的事情當作是自己的事情。只服務、不干預,只幫忙、不添亂,只設路標、不設路障。”
為徹底解決園區企業車輛通行不便、企業加重負擔的問題,開辟“暢通之路”,經過肇東的積極爭取,位于園區入口處的301國道肇東到肇源段的收費站被撤消。
為方便園區內的企業員工出行,肇東市政府自己貼錢,把公汽開進了園區,每隔15分鐘一趟。
“我的手機24小時為你們開機,有什么問題咱馬上幫助解決。”肇東人對所有客商捧出他們的真心和熱忱。
目前,園區內各企業之間產業關聯度不斷增強:黑龍江寶迪肉類食品有限公司設計能力為年加工豬血蛋白4萬噸、飼料50萬噸,這帶動了本地養殖戶紛紛提產擴能,并吸引了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建設生豬養殖項目;隨后,畜禽防疫藥品生產炙手可熱,投資總額達5.2億元的黑龍江匯豐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百洲生物工程項目應運而生。
綠色食品產業的迅猛發展同時還激活相關配套服務業:鑫勞威綠色食品設備加工項目年可創產值20億元,屆時將成為東北最大的工業裝備生產基地;黑龍江愛趣源包裝印刷項目可年產1億平方米高端奶制品禮品箱、酒類包裝箱等紙制品;躍進包裝項目年可創產值3.8億元……
肇東綠色食品產業園區的“鐵桿莊稼”已經走上了從基地到工廠再到市場的全程綠色之路。肇東由產糧大縣向綠色食品之都創新蝶變的路徑已經逐漸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