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聯盟網微信號:www21tyncom
在呼市30多家太陽能公司當中,名不見經轉的李春在圈內小有名氣,不是因為他的實力有多大,而是因為李春從安裝工干起,幾年時間就擁有了自己的太陽能事業,做的工程多,服務好。李春在太陽能行業近十年的奮斗歷史,正好驗證了一句話,夢想會實現,還會被超越。
第一個夢想,能在呼市找到一份工作
十多年前,李春一個人從家鄉烏蘭察布市來到呼市謀生,當時可以用“三無”來形容,一沒有學歷,二沒有技術,三沒有人脈,作為一個只有滿腔熱血的青年來說,想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也不容易,正在他滿大街找工作的時候,一則太陽能安裝工的招聘廣告吸引了他,老板看他要求不高,人也塌實,于是答應留下他做安裝工。對這份只有幾百元工資的工作,李春非常珍惜。雖然以前對太陽能一無所知,但依靠自己在家里干活練就的身手和聰明好學,幾個月的時間,李春就對太陽能的結構了解的一清二楚,并可以熟練的安裝。在以后的幾年,李春既銷售也安裝,生活就算穩定了下來。在工作穩定的同時,愛情之花也在李春身上綻放,談了女朋友以后,李春明顯感覺經濟比較吃緊,和同行一打聽,在呼市太陽能圈里,他們老板給的工資是最低的,于是經朋友介紹,他就來到了另一家太陽能老板那里干。依靠自己過硬的安裝技術,認真負責的態度,很快就得到了新老板的信任,不僅給他漲了工資,還讓他涉足工程安裝。工程安裝可不像單機那樣簡單,李春為了盡快的掌握工程施工技術,經常一個人呆在工地里研究琢磨。為了搞清一些工程技術上的關鍵問題,李春就請工程負責人吃飯,和人家學習。當時,李春自己心里就想,做太陽能也沒有什么難度,先把技術學到手,等自己有了條件,自己也代理一個品牌做,這就是他的第二個夢想,而且一直為這個夢想的實現努力奮斗著。
靠老板借給的5000元起家
2006年,李春在新那里已經工作了 3年,3年的工作,使他對太陽能行業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從技術角度講,單干沒有一點問題,但困難是李春沒有積蓄,錢從那里來呢?正在他為難的時候,新老板樊志強觀察到了李春的變化,他也知道,李春的目標遠不至當一名打工仔,幾年的相處,關系很要好,于是拿出5000元錢支持李春開店。
依靠老板樊志強借給的5000元,李春在呼市車站西街的元和建材城租了一個攤位自個賣起了太陽能,貨是從輝煌專賣店賒的,就這樣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在元和經營的一年里,他一共銷售了60多臺太陽能,比起給別人安裝,收入強多了。但好景不長,第二年,元和建材城就不讓他們在那銷售太陽能。于是他又在興安北路租了一個十幾平米的門市,一個是自己沒有多少資金,興安路上的商鋪租金都很高,另外一下也沒有合適的店面,于是就在這個十幾平米的店里繼續做太陽能。
李春講,由于店面小,顧客來了就產生懷疑,所以,多數時候他都在外面跑,單機基本靠老顧客介紹,他主要是做工程。一次,李春聯系到一個10噸的熱水工程,談的已經差不多了,快要簽協議了,客戶到李春的店里一看,擔心他把工程款卷走跑了,一個10噸的熱水工程也泡湯了。
2008年,李春又一次更換地址,租了一個90多平米的臨街店面,事業進入了新的階段,李春說,過去都是從其他同行手里拿貨,沒有自己的品牌,要長遠發展,必須要有自己的產品,經過考察,他最終選擇了北京天普太陽能,成為了天普在呼市的總代理。代理了新品牌,店面擴大了,李春的信心更足了。他愛人在店里負責零售,他負責工程,銷售業績也是越來越好,去年,在多數經銷商零售不緊氣的情況下,他店里的單機銷售400多臺,工程做了十幾個。李春講,他愛人是非常優秀的導購,一般店里來十個顧客,至少能談成七個。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他們辛勤的付出和對客戶的優質服務。
太陽能賣的就是個售后
李春講,顧客買太陽能其實就是買了個售后。所以,無論是給別人干,還是自己做,他都非常重視售后,從產品安裝開始,根據客戶家的實際條件,使用用的住的配件和材料,確保安裝不產生售后問題,并把手把手的把使用的注意事項告訴用戶,安裝一個月內,電話回訪用戶的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李春說,有了這兩道工序,多數用戶家的太陽能在3年內是沒有問題的。為保證售后服務能及時高質,李春專門雇了二名安裝工人,負責給用戶維修和安裝太陽能。之所以發固定工資養工人,就是為了保證安裝質量和售后,這樣的話,用戶有售后問題打電話過來,安裝工人基本能做到隨叫隨到。如果不是發固定工資,松散的和工人合作,就不能保證工程質量,同時售后也不能及時到位。
代理天普太陽能以后,在工程方面發展也很快,所做的工程遍布呼市周邊旗縣。也有一些是老客戶介紹上門的工程,對于老客戶介紹的生意,李春只要不賠錢,不論利潤高低,都要拿下來。由此一些同行說他把市場做亂了,李春說,其實比他價格低的工程很多。他之所以價格低,有價格優勢,就是因為代理的產品質量好,施工規范,不偷工減料,售后成本低。沒有一個好的產品和施工技術,工程運行起來問題就多,售后成本就高,價格當然就降不下來。對于同行的不理解,李春也非常苦惱。他說,任何行業也不可能長期維持在暴利,發展到一定階段,顧客都明白了,這個時候只要有合理的利潤就夠了。
事與人違,事在人為
李春常講,“事與人違,事在人為”。回顧自己這幾年的創業,李春深情地說,為了這份事業,為了家人的幸福,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這份事業中,一年365天,基本沒有休息,就連大年三十晚上,基本也在店里,直到迎喜聲的時候,他才回家和家人團聚”。他總認為,自己做到現在不容易,靠的自己的辛苦和客戶的信任。只要客戶有售后反映,自己就的上門服務。李春講,內蒙古太陽能市場十多年來,起起落落,企業經營就的靠服務、靠質量、靠口碑。李春的愛人介紹,開店幾年來,每到逢年過節,當別人全家在高高興興地忙活的時候,他們家只有他一個人在忙,李春對這些事情基本沒有時間過問,李春全部時間都撲在太陽能事業上,對待客戶比對待家人都上心。
采訪結束的時候,李經理說,很多同行都說內蒙古的太陽能市場不好,其實是大家把太陽能這個市場做的沒有名聲了。太陽能是個非常節能的產品,技術成熟,而內蒙古太陽能資源又好,是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的。今年雖然受經濟形勢和房地產的影響比較大,但太陽能工程化成為了一種趨勢,越是經濟不好,酒店、賓館、學校等越需要省錢的產品。他呼吁內蒙古的太陽能同行要團結起來,凝聚在內蒙古太陽能行業協會的平臺上,多向政府建議,落實好太陽能應用政策,把更好的太陽能技術和產品引進內蒙古,為發展內蒙古太陽能應用,保護環境、節約能源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