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第三方投建公交充電站投入運營,能同時滿足120輛電動公交車充電及正常運營;

4月6日,上海市首座由第三方投建的公交充電站——青浦區盈港公交充電站正式投運,能同時滿足120輛電動公交車充電及正常運營,它也是上海市首座采用特來電CMS主動柔性智能充電系統的公交充電站。
交通委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后上海每年的新增公交車中的60%必須是新能源車。2020年,上海的新能源公交車的總數預計達8000輛到1萬輛,充電樁和車的數量比例為1比1。
市交通委表示,引入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是上海市發展綠色公交的重要舉措,純電動公交車充電站是重要配套工程,盈港公交充電站的投建運營是上海市在公交領域充電樁建設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它不是政府投資,也不是運營方出錢,而是由第三方企業上海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及維護,公交企業支付相應的充電服務費。這一模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減少政府和公交企業的投入,后期的設備運營、維護也全部由第三方企業負責,免去了公交企業的后顧之憂。
市交通委科技信息處處長葉興說,公交的優勢在運營,而充電設施技術不是公交企業的特長,如果這一部分由專業企業來做,要比公交企業自己來做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財力。在新能源車的公交補貼方案中,每輛新能源車每年可得到政府6萬元的補貼。
記者昨天來到位于青浦的充電站現場,發現這里有120個充電樁,一次快速充電達2小時,可行駛100多公里。特來電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充電站采用CMS主動柔性智能充電系統充電,可對異常數據采取主動性保護措施,保證充電過程安全和充電后的車輛電池安全,并且能夠實現對電池的柔性充電,大幅提升電池壽命。它不需要頻繁的倒車和刷卡充電,大大提高了充電效率。
同時,該充電站通過群管群控+云平臺控制的充電模式,既可以實現給某臺電動公交車集中充電,也可以實現120臺公交車同期充電,能夠大大提高充電管理效率,節省運營管理成本。
據了解,該充電站不僅適用于電動公交車充電,同時也適用于為電動物流車、電動大巴等社會電動汽車充電。特來電將與場站運營方積極合作,視場站運營情況,在滿足公交正常運營的前提下向社會電動汽車開放,更好地為上海新能源汽車服務。
市交通委表示,該充電站的投建運營是上海市在公交領域充電樁建設的一種有益探索,這一模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減少政府和公交公司的投入,后期的設備運營、維護也全部由投資方做專業的運營和維護,有益于促進新能源純電動公交的推廣,全面保障新能源汽車能源供應,促進應用節能和新能源等環保公交車推廣,推進公交都市創建,有效做到節能減排,改善城市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