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電力環保網訊:在日前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煤炭及新能源博覽會同期論壇中,發改委國家節能中心主任李仰哲表示,“十一五”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節能工作,把降低能源消耗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在“十二五”期間,規劃明確規定,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要下降16%左右。
李仰哲介紹,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在十一五期間已取得了很大效果。該模式允許企業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進行技術改造,利用市場機制,對市場需求反應敏銳,在幫助企業排除資金和技術障礙之余,促進了節能新產品、新技術的產業化。目前廣泛應用到了多個工業環節。其中主要的節能途徑有如下七種:
1、采用2.75萬支12w、6w、3w的LED等,替換原有48w、24w、12w的日光燈管和節能燈,節電率達到75%,項目總投資245萬元,年綜合節能量512噸標準煤。年節能效益145.3萬元。節能效益分享期為6年。其中節能服務公司累積分享610.3萬元;
2、對供熱鍋爐系統實施節能改造。采用高效煤粉鍋爐替代傳統燃煤鍋爐。該技術整合了精確供粉、少氣體點火、低溫燃燒、變頻調速、PLC全自動控制等技術。鍋爐熱效率可達到88%以上。比傳統供熱燃煤鍋爐節能25~30以上;
3、對電動機、風能、水泵等設備實施變頻節能改造。優化系統運行和控制,提高了系統整體運行效率。一般可達到20~40%節電率;
4、用新型地源(水源、空氣源)熱泵,替代原有燃煤(燃氣、燃油)鍋爐,對學校、居民小區等供熱或提供衛生熱水,節能效果明顯;
5、采用節能運行、變頻調節,實時監控等措施,對辦公樓、商城、酒店的中央空調系統進行節能改造,可達到10~20%的節能率;
6、對燃煤鍋爐煙氣或工業污水的余熱通過“氣-水”或“水-水”式余熱禍首裝置予以利用。用于預熱冷水或直接向賓館、酒店供應熱水。該技術改造周期短,工藝簡單,節能效果明顯。通常一年即可收回投資;
7、對玻璃熔窯分餾塔的富氧排放系統實施改造。待富氧氣體通過管道輸送到煤氣發生爐,生成高熱值的富氧煤氣,提高熔窯燃燒效率。改造后,每一重量箱玻璃可節約標準煤0.5~1千克。
李仰哲表示,“十二五”期間將繼續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的應用。在《“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中都將合同能源管理作為有力措施推進使用。力爭達到“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到2000多家,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打打牌3000億元,“十二五”時期形成60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的目戰略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