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間距市場規模逐年遞增間距微縮市場不斷崛起據權威機構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LED顯示市場規模爲50.92億美金,其中室內小間距(≤P2.5)在經歷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后,將持續保持增長,2017年市場規模為11.41億美金,預估2017~2021年CAGR達12%。目前而言,小間距LED產品仍多使用于軍事應用、政府監控指揮中心、大型視頻會議系統等高端領域,在如此形勢之下,我們似乎很容易發現,伴隨著市場逐漸成熟、推廣,以及生產技術的全面提升。2018年,未來小間距產品將更多地應用于室內顯示的更廣泛領域,并為我們呈現出更多更驚艷的顯示效果。
并且,隨著間距微縮市場的不斷崛起,LED顯示屏企業也逐步的將市場方向轉向三大技術方面。其中,包括COB小間距LED產品,QD熒光粉達到RGB小間距顯示技與MicroLED顯示屏。在高速增長的背景下,2018年COB小間距LED顯示屏的支持品牌格局也將出現新的變化——前不久,雷曼股份(300162)已經給出將在2018年上半年,提供COB小間距三代產品供貨的消息。另有消息稱,行業龍頭利亞德(300296)也有意開發MINI-LED技術的小間距LED產品。并且,利亞德的核心上游供應商億光,已經明確指出將在2018年推出基于這一技術的液晶背光系統,也將全面進入MINI-LED產業市場。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MicroLED顯示屏產品在2017年面世之后也一度成為行業熱點話題之一,其因視角更廣、對比度更高、畫質更好、成本降低、無縫拼接等顯著優勢備受技術優先企業的青睞。同時,還可見到傳統顯示屏廠商與LCD廠商期望以結盟與合作的方式,進入MicroLED顯示屏市場領域。由此不難看出,未來的小間距市場是無可限量,也是無法預估的。始終相信“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道理,全球LED小間距顯示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二、小間距雖被“價格戰”洗禮但仍不忘全新領域突破即將過去的2017年,小間距LED市場也沒有幸免于“價格戰”的沖擊。然而,過去的4年間,小間距LED顯示系統呈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小間距LED顯示屏的應用領域也隨之不斷拓寬。從最初的廣告市場,到目前廣電、演出、會議、指揮調度,甚至高端別墅彩電,顯示行業沒有小間距LED參與的領域已經所剩無幾。尤其是在2017年下半年,三星更是實現了小間距LED屏在“數字電影放映”市場的突破。這一市場自電影技術誕生以來,一直是“投影顯示的自留地”。雖然三星的這種突破幾乎是“實驗性”的,但是還是引起了一大波行業人士的廣泛關注。
由此可見,在小間距領域能夠迎來數字電影市場不免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同時這也意味著小間距市場在更多細分領域的延伸。但是,小間距LED顯示屏一系列前沿技術,還沒有真正實現量產化模式。這一關鍵因素也將會是小間距LED顯示領域在2018年數字電影市場能堅持多久的最大阻礙。按照目前現階段已產生的產品技術以及硬件設備而言,或許想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還需要兩、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然而,第三代小間距LED產品也會伴隨著市場變化大量投入市場。而在此之前,傳統表貼產品的像素顆粒化、視覺舒適性顯然不利于小間距LED在數字電影放映市場的大規模發展。因此,未來的小間距市場想要在數字電影領域取得真正的發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三、小間距LED占據室內顯示市場格局也在悄然變化2017年小間距LED屏市場繼續保持較高的成長速度,但是市場格局似乎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小間距LED屏打破了LED顯示不能用于室內的市場邊界,同時開啟了和其他品類顯示技術競爭的新市場時代。對此,行業人士指出:小間距LED屏越是擴大室內應用的領域,就越是遇到與“競品技術的更多競爭”。后者自然促進更多的品牌、渠道和資本力量進入小間距LED行業。這些新的加盟者還發展出了更多的市場并購事件、產品代工市場、細化的競爭市場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