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是中國唯一擁有上汽、東風、一汽、中國重汽四大汽車企業的城市,2017年,柳州汽車產量達到253.5萬輛,城市汽車產量占全國比重的8.7%,汽車產量全國排名第三。
為推廣新能源汽車,2017年柳州出臺了《柳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基礎設施建設的若干意見》及《柳州市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新能源產業發展及生態建設進行整體規劃布局。通過“政企聯動”三級工作機制,柳州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
據了解,在新能源汽車推廣過程中,柳州市委書記、市長和幾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負責人組成第一決策層。柳州市發改委牽頭20多個部門組成聯動工作組,每個部門派駐一名人員與上汽通用五菱推廣團隊組成現場工作組,遇到問題當場解決,不需要回到辦公室召集部門開會審批。
柳州市發改委副主任方華介紹,為解決充電難,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寶駿E100可以直接使用普通家庭接地線的三插電源進行充電,充電功率小于2千瓦,相當于2個電飯煲或1臺空調工作。
在買車環節上,除按中央財政補助標準的一定比例給予專項補助,還可享受柳州本地的補貼。另外,為鼓勵居民使用電動汽車,每行駛1公里補貼電費0.1元,最高不超過1000元,總共補貼3年,補貼資金由政府與車企各承擔一半。
與此同時,為讓新能源汽車盡快形成良好應用環境,電動汽車可以免費停在路邊停車位上,在商業場所,電動汽車可以免費停2小時。在車管所開設新能源汽車辦證“綠色通道”、允許新能源汽車在公交專用道上通行、不受單雙號限行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在綠色出行理念的指導以及諸多“特權”補貼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車極大吸引了當地市民的購買熱情。如今在柳州,城市出行生態發生了顯著變化,越來越多的傳統燃油車增量正逐漸被新能源車取代。
來自柳州官方的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2月,上汽通用五菱和東風柳汽兩家本地企業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在柳州的銷量就超過了1.2萬輛。其中,90%左右是個人消費。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組組長王秉剛指出,柳州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通過組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領導小組,著力推進三級聯動的機制,形成了政企合作,為全國探索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共同探討和交流的方案。
根據規劃,到2020年,柳州市新能源汽車將形成年產40萬輛的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