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三天的峰會,以“引領粵港澳大灣區電力創新”為主題,同期開設一個主論壇、7場專題分論壇和5大精品展,濃厚的專業氛圍得到了與會代表和展商的一致好評。其中,在展示方面,展覽總面積達16000平方米,匯聚了131家電力行業名企,共吸引到海內外專業觀眾逾13000人次,30余家媒體赴展“探班”,全面報道展會盛況。
知名企業齊亮相 引領行業新風向
本屆峰會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電力行業交流、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為目標,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在展覽題材上聚焦“清潔能源利用、智能電網、清潔能源汽車”等領域,同期開設了中國電力創新展示區、綠色創新電力精品展示區、電力行業職工發明創造精品展示區、電力行業信息化創新成果展示區、清潔能源汽車及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展示區5大精品專題展區,吸引了超百家電力行業名企實力亮相,紛紛大規模展示各式新產品和新技術,引領電力行業新風向。
展會現場南方電網、華北電力大學、珠海市香洲區、銀隆、優特電力、中山大學、清英智能電網研究院、珠海市新能源智能電網產業聯盟協會、派諾科技、綠網新能源、一多檢測、遠光軟件、豐田汽車、瑞達信等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均展示了最新的研究進展及產品,并安排專人向專業觀眾詳細介紹參展展品。
其中,銀隆新能源展位聚焦全場,明星車型仿古鐺鐺車、鎂合金公交車和銀隆鈦電力儲能生態圈紛紛亮相。儲能生態圈模型更是吸引了眾多觀眾,它形象生動地展示如何通過將儲能配置在電源側、系統側、負荷側、用戶側等方面,實現風、光、儲、輸高效轉化,有效提升電能利用效率。
作為電力行業智能解決方案的提供者,RealMax此次參展,全方位展示了AR技術在風電、新能源等垂直領域的創新應用,其核心產品工業級可穿戴平板電腦RealWear HMT-1也實力亮相本屆展會,得到同行積極的體驗和熱烈的反響。
遠光軟件身處粵港澳大灣區,在新技術與電力能源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中持續深耕,此次攜“遠光數聚”、“工程項目管理”、“配售電一體化平臺”等創新產品參展,全面展示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術在電力生產、運營、管理各業務領域的融合應用場景。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楊昆,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于崇德,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副局長高玉樵,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蘆曉鳳,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總工程師汪際峰,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楊勇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力科學院名譽院長周孝信,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等嘉賓親臨展會現場,與展商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其中,楊昆、蘆曉鳳等嘉賓對南方電網、華北電力大學、銀隆、遠光軟件等參展企業在電力能源領域取得的成就表示贊賞,并勉勵各企業繼續堅持以創新促發展,以技術成就未來,促進電力綠色轉型,為大灣區建設發展和珠海建設綠色智能城市作出更多貢獻。
同期活動精彩不斷 峰會取得多項成果
珠海綠色創新電力峰會暨展覽會已經連續三年在珠海舉辦,本屆峰會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扣時代脈搏,以“引領粵港澳大灣區電力創新”為主題,同期舉辦高峰論壇、技術研討會、展覽展示、項目交流、企業參觀等系列活動,著力構筑一個行業級、專業化、精品化的電力科技創新平臺,深化粵港澳地區電力行業交流合作。
其中,2017中國(珠海)綠色創新電力峰會上約有超80位演講嘉賓,近2000位參會代表,就“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電力創新、清潔能源與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創新人才培養、電力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引起電力行業人士的高度關注。
同時,為大力推進電力創新成果在生產實踐中的推廣應用,激發電力工作者的創新熱情,讓科技創新蔚然成風,科技成果有效落地,本屆峰會同期頒發了2017中國電力創新獎、2017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獎。另外,峰會期間還成立了全國發電機組技術協作會太陽能發電工作組,發布了2017年光伏發電運行指標。
另外,組委會積極推進珠海、佛山、中山、東莞等大灣區城市群的電力行業協會,組織其會員單位組團參觀展覽,有專業觀眾觀展后表示,舉辦峰會的最大意義在于把全國乃至國外的目光聚焦珠海,促進珠海的電力產業打開知名度,以展引資,以展促貿。
12月14日下午,參觀團在組委會的組織下,對珠海市香洲區小可樂科技、豐蘭實業等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企業,以及珠海市高新區遠光軟件、派諾科技、興業太陽能、一多檢測等綠色創新電力企業進行了參觀考察,深入了解企業的重點建設項目及新技術的應用,實現企業與專業觀眾之間的無縫對接,進一步助推了珠海市電力行業的綠色、創新、高效發展。
深耕大灣區綠色電力創新 共同謀劃產業發展
在峰會間隙,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評價咨詢院院長黃成剛,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電力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胡小正,華北電力大學副校長孫忠權,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科技部處長闞偉民,珠海市會議展覽局副局長張文驥,珠海市會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全麗等領導接受了新華社、中國電力報、中國能源報、南方日報、珠海電視臺、珠海電臺、珠海特區報、香港商報、澳門華僑報等多家媒體的采訪。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其中,電力作為未來能源體系的中心環節,將有更高要求。黃成剛表示,電力行業應從能源供給、能源消費、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國際合作五方面助力我國建設綠色能源體系。
張文驥表示,珠海綠色創新電力峰會暨展覽會是珠海繼航展、海洋科技展后,根植于本土優勢產業,又服務于本土優勢產業的又一品牌展會。他強調,借助國家加速建設大灣區的契機,舉辦珠海綠色創新電力峰會暨展覽會,希望能借此機會,助力珠海吸引更多具有創新意識的清潔能源投資商、運營商以及國內外智能電網科研院所和機構,發揮這一展會的平臺作用,實現產業的創新升級。
對于如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推動大灣區和“一帶一路”融合發展,胡小正指出通過加強體制機制創新、深入實施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打造金融創新高地、借鑒經驗、強化國際經貿功能、聚力智能信息發展、整合航運物流聯動優勢等各個方面的創新發展,可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區域重心,成為世界級大灣區。
得益于西電東送,目前南方電網供電范圍內,綠色電力占比已超過50%。闞偉民表示,通過峰會搭建的良好交流平臺,不僅可以將交流成果運用到南方電力綠色發展中,同時加深了珠三角地區電力企業的合作,從而更加有力、有效保障大灣區安全可靠綠色電力供應。
推動電力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促進能源電力綠色轉型,離不開人才和科技的支撐。孫忠權表示,華北電力大學經過多年發展,逐步構建了適應能源電力清潔低碳發展的學科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今后將加強大灣區電力發展前沿基礎研究,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和外來人才培養,為建設世界級大灣區貢獻更多更好的電力智慧。
蘇全麗表示,本屆峰會瞄準新能源智能電網技術創新發展,以“引領粵港澳大灣區電力創新”為主題,主題明確,立意鮮明,彰顯了珠海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電力創新高地的決心。同時,峰會繼續沿用往屆“以會帶展”、“以展興業”的模式,配合珠海市香洲區、高新區和相關商務部門做好珠海招商引資宣傳工作,爭取更多具備創新研發能力的電力設備智能制造企業落戶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