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燃料泛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萃取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不同于石油、煤炭、核能等傳統燃料,這新興的生物質燃料是可再生燃料。
1. 生物質燃料的多樣性:
原料上的多樣性 生物質燃料可以利用作物秸稈、林業加工剩余物、畜禽糞便、食品加工業的有機廢水廢渣、城市垃圾,還可利用低質土地種植各種各樣的能源植物。
產品上的多樣性; 能源產品有液態的生物乙醇和柴油,固態的原型和成型燃料,氣態的沼氣等多種能源產品。既可以替代石油、煤炭和天然氣,也可以供熱和發電。
2.生物質燃料的“物質性”, 可以像石油和煤炭那樣生產塑料、纖維等各種材料以及化工原料等物質性的產品,形成龐大的生物化工生產體系。這是其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不可能做到的。
3.生物質燃料的“可循環性”和“環保性”。 生物質燃料是在農林和城鄉有機廢棄物的無害化和資源化過程中生產出來的產品;生物質燃料的全部生命物質均能進入地球的生物學循環,連釋放的二氧化碳也會重新被植物吸收而參與地球的循環,做到零排放。物質上的永續性、資源上的可循環性是一種現代的先進生產模式。
可循環性;生物質能的載體是有機物,所以這種能源是以實物的形式存在的,是唯一一種可儲存和可運輸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它分布最廣, 不受天氣和自然條件的限制,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即有生物質存在。
環保性;從化學的角度上看,生物質的組成是C-H化合物,它與常規的礦物燃料,如石油、煤等是同類。由于煤和石油都是生物質經過長期轉換而來的,所以生物質是礦物燃料的始祖,被喻為即時利用的綠色煤炭。
4.生物質燃料具有對原油價格的“抑制性”。 生物質燃料將使“原油”生產國從目前的20個增加到200個,通過自主生產燃料,抑制進口石油價格,并減少進口石油花費,使更多的資金能用于改善人民生活,從根本上解決糧食危機。
5.帶動性 生物質燃料可以拓展農業生產領域,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還能促進制造業、建筑業、汽車等行業發展。在中國等發展生物質燃料,還可推進農業工業化和中小城鎮發展,縮小工農差別,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意義。 生物質燃料,節能鍋爐,節能設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