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了上海市排水管理處處長周宇、同濟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李田、上海城建設計研究總院給排水所黨支部書記張顯忠等水務專家分別作了報告,陶林數值測量工程有限公司也作了詳細的技術交流,進行匯報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就“海綿城市建設”話題展開了討論。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周新宇作為本次研討會的主持人,簡要介紹了“海綿城市建設”這一設想的起源與發展現狀。隨后,上海市排水協會副會長/秘書長胡福勝作了領導致辭,他認為確保城市水安全、改善水環境、營造優美水環境是城市建設發展的必經之路,此次研討會將共同探討海綿城市建設所面臨的挑戰,同時也希望與會專家和代表們圍繞主題、突出重點、交流經驗,為上海城市的供水發展共同努力。
周宇:上海排水與海綿城市建設
周宇處長首先作了“上海排水與海綿城市建設”的交流發言,針對上海處于太平洋季風區、易受到臺風、暴雨和洪澇襲擊的現狀,指明排水設施養護管理工作不容小覷。隨后,周處長針對目前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如下幾項改進措施:①推進科研成果應用,形成適合本市的指標體系和技術措施的需要;②加強儲備工作清單,有序推進海綿城市涉水設施建設的需要;③明確管理體制機制,落實建設項目的雨水徑流管控制度的需要。最后,他就上海市排水和海綿城市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大力促進雨水系統、污水處理廠、截留泵站和雨污分流系統的提標改造。
李田:LID措施提高上海市建成區排澇標準的模型實驗研究
李田教授隨后作了“LID措施提高上海市建成區排澇標準的模型實驗研究”的交流發言。李教授從上海市建成區現狀開始分析,認為在建成區實施部分LID措施,通過源頭減量,以現有排水管道系統為基礎,實現已建成排水系統的提標改造是一種可能的選擇。整個研究過程是以SWMM軟件為工具,建立了排水系統管網水力模型,并完成LID設施的參數設置,通過模型實驗來評價綠色設施設置方案對提標改造的效果,給在場各位聽眾帶來了很好的啟發。
張顯忠:海綿城市雨水集蓄處理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
張顯忠書記隨后代表上海城建設計研究總院給排水所作了“海綿城市雨水集蓄處理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的報告,張書記從2013~2015這三年的相關政策法規開始介紹,讓與會技術人員對城市排澇建設和海綿城市建設的背景有了深刻認識。他詳盡分析了我國對海綿城市建設的幾項要求:①采用多種手段,對城市徑流總量及綜合徑流系數等指標進行控制;②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③維持或恢復城市的海綿功能。隨后為有效解決雨水、污水、洪水等蓄排問題,張書記又為在座聽眾介紹了綠色排水技術(滲、滯、蓄、凈、用、排)和灰色海綿技術體系(包括入流管、預處理設施、入流豎井、調蓄管道、通道井/透氣井、末端超深泵站、附屬系統等)。張書記的報告持續了半個多小時,讓所有與會聽眾受益良多,發人深省。這三個報告都是從海綿城市建設的角度展開探討,為了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給與會技術人員更直觀的感受,24日下午的論壇還邀請到了陶林數值測量工程有限公司的陳仕哲高工為我們介紹了海綿城市智能監控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
陳仕哲認為,都市綜合治水對策應當分為三個部分:①量的對策——減量、調洪、應急;②應變對策——平時維護暢通、爭取應變時間、快速掌握信息;③長期對策——雨水下水道系統、集水區綜合治理、洪水預警系統。
2016年海綿城市論壇定于11月13-15日,相親請咨詢:13917695748沈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