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重點流域治污考核中,我省淮河、海河流域分別實現‘五連冠’和‘三連冠’。省轄南水北調工程沿線水質持續向好,多年未見的白枕鶴、小銀魚、桃花水母等珍稀物種再現南四湖,調水沿線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葛為硯介紹說,為全力以赴打好南水北調沿線治污攻堅戰,山東省將繼續深化和完善“治用保”推進的流域治污體系,按照“一河一策”的要求,有針對性地確定治理措施,努力在南水北調沿線區域實現“治用保”體系全覆蓋,確保南水北調水質如期達標。
“山東省水情特點決定了我省水污染防治任務重、工作難度大。”山東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葛為硯談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歷程十分感慨。山東省重點流域曾經一度污染嚴重。面對嚴峻的水環境形勢,山東省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戰略,在著眼于解決水資源短缺、水災害威脅、水生態退化三大水問題,加快構建現代水網體系,強化水資源管理基礎建設,完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的同時,把重點流域治污作為推動全省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促發展的重要著力點。自2003年以來,山東省已連續9年在兩位數經濟增長的背景下實現水環境質量的明顯改善。
對于山東省來說,南水北調是當前解決該省水資源短缺問題的可行之途、必由之路、戰略之舉,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原主任張基堯對于山東省在水資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他希望山東省各級主管部門齊心協力,不斷完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長效機制,進一步鞏固水污染防治成果,以南水北調沿線治污帶動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此外,委員們還從加快推進再生水循環利用、水生態建設、構建水環境安全防控體系等方面給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