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固廢也越來越多,這不僅影響著生存環境,同時也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資源浪費,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有顯著的不利影響,甚至構成嚴重威脅。
我國眾多工礦企業所產生的固廢中,熱電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金屬礦采選及冶金行業、化工行業等所產生的固廢如燃煤灰渣、煤矸石、金屬冶煉渣、化工石膏等數量居多。這些廢棄物現大多已“堆積如山”,占用了大量土地并嚴重污染環境。為了緩解日益嚴峻的環境壓力和“變廢為寶”,國內許多學者和研究機構對工業固廢的資源化利用展開了許多卓有成效的研究,部分廢棄物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盡管如此,許多廢棄物的利用率仍舊大大低于發達國家,相比之下利用水平和程度都較低,造成這種局面我認為主要對固廢缺乏資源化意識和規劃,具體有以下原因:
(1)固廢的產權不明確是影響其資源化的最大障礙,一旦固廢利用產生效益,固廢排放企業就以該固廢是其副產物為由,歸其所有,要收取費用,增大以固廢作為原料的產品的成本,因此固廢資源化利用企業不得以而放棄對固廢的利用,極大地影響固廢的資源化利用;
(2)固廢是排放企業的廢棄物,無排放標準,其產生是隨意的,加上本身原材料成分變化、生產工藝參數的調整等,導致固廢成分與性質變異大;雜質過多且不確定,需進行預處理才能利用,預處理難度大、成本高,不能很好的滿足作為資源化利用的原料要求;
(3)固廢排污企業對固廢的管理粗放,或基本無管理,一般采用露天堆存的方式,所以其含水率較高、易結團成塊和有效成分流失,致使利用前需耗能對其進行烘干、分散等預處理,使用中可利用程度降低;
(4)目前資源化利用強調利用固廢單一的固廢,缺乏對一個區域或最佳利用半徑范圍內的多種固廢組合資源化利用的思考和研究,進行循環經濟的規劃;
(5)過分強調從固廢中提取某種有用元素、成分或者利用固廢的某一兩種特性,沒有充分考慮此利用方式對其可資源化程度的降低,因利用后產生的固廢處置難度增大而缺少利用,造成二次污染;
(6)對固廢利用的系統研究不足,以固廢作為原料的產品其性能相對較差、質量穩定性差,只能作為一般低要求的用途,而對進一步改善和提高以固廢作為原料的產品質量的研究和開發不足;
(7)部分廢棄物中含有有毒或少量放射性元素,其不確定的安全性影響了人們利用固廢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