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的危害不可忽視,輕則干擾、影響人們的工作和休息,重則使人體健康受到損害。交通噪聲是主要的環境噪聲源,對于交通噪聲的治理是通過聲源防治、切斷傳播途徑和受聲點防護三個方面入手。從傳播途徑進行治理,常見的工程方法包括修建聲屏障和種植防噪林,但是聲屏障造價較高,對于降噪目標量不大的情況下,發展綠化帶來減小周圍環境大氣和噪聲污染是公認的最經濟方法。
綠化帶被認為是自然降噪物,盡管綠化帶不像實體墻那樣能成為隔離空氣聲傳播的有效屏障,但樹木有濃密的枝葉,比粗糙的墻壁吸聲能力強,能夠減少聲音的反射。當噪聲通過樹木時,樹葉表面的氣孔和粗糙的毛,吸收一部分聲能,尤其能隔離高頻的車輛噪聲。又由于樹木對聲波有散射作用,通過枝葉擺動,使聲波減弱而逐漸消失。枝葉吸收聲能通過聲場中空氣分子動能轉化為葉子的振動,因此,從聲能中分離出來的振動能一部分因枝葉的摩擦轉變為熱能而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