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廣核大同興旺莊100MW光伏項目由中海陽負責承建,并創造了最早中標、最先進場、最早完工三項第一,并被山西省電網組織的驗收專家認為并網條件最成熟、準備最充分,不僅成功參與了采煤沉陷區的綜合治理,有利于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
此次通過驗收的大同光伏示范基地總建設規模為100萬千瓦,包括7個10萬千瓦和6個5萬千瓦的單體項目。根據現場檢查結果,13家光伏電站逆變器資料核查和外觀檢測均滿足要求;接地電阻測試多數逆變器接地電阻檢測結果較大;上能集散式逆變器、華為組串式逆變器、陽光組串式逆變器現場檢測的最大轉換效率達到99%以上,其他設備現場檢測轉換效率也達到了領跑者技術標準,檢測達標率100%。
據中海陽相關技術人員介紹,公司承建的中廣核項目采用的即為華為組串式逆變器,其好處是小型組串式逆變器發生故障后對發電量的影響會很小,即40KW的逆變器發生故障,只會影響40KW的發電量,而且散熱問題容易解決。同時,面對光伏“領跑者”項目所要求的硬指標,中海陽對電站的光伏組件也進行了認真遴選,采用了270W的多晶和280W的單晶電池板,大大提升了電站的整體效能。
本次驗收結果也顯示,基地的主要設備全部達到了“領跑者”先進指標要求。據大同市發改委副主任王明生透露,驗收實驗室檢測共選取送檢光伏組件177塊,參與檢測的實驗室共9家。根據各實驗室檢測報告,并綜合考慮光伏組件衰減及實驗室檢測不確定的影響后,各類型光伏組件滿足光伏領跑者技術標準要求的光伏組件共計177塊,檢測達標率100%。
需要提及的是,除了推動新產品應用、提升發電效率、降低成本外,中海陽承建的中廣核項目還在諸多方面進行了領跑,一是通過智能化管理盡量減少現場運維人員,通過選擇華為智能逆變器以及相應的管理系統,可以精確監測到每個組串的運行狀態,一旦發現故障,可以精準定位,大大減少了運維人員排查時間。另外,該系統基于大數據分析,可實現主動發現問題并提出對應的運維建議,讓電站自動實現 “CT掃描”,輕松找出問題所在。
在項目的通訊設施方面,該項目引入了PLC電力載波通訊技術替代了傳統RS485方案,借用交流線做通道,不需額外布線和挖溝埋線纜;同時,項目還使用4G-LTE寬帶無線傳輸取代光纖,避免由于地面沉陷可能導致的通訊線纜斷裂風險。PLC技術和無線技術的應用,既節省通訊線纜和施工費用,降低了施工難度,也縮短了工期,可謂一舉三得。
此外,中海陽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還特別注重了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不僅沒有對既有植被有任何影響,還在項目建設完成后進行了大面積綠化。
“大同作為光伏領跑者示范基地產生的示范效應有目共睹,同時,山西省還在積極策劃臨汾、壽陽、朔州、忻州、長治、呂梁等一批光伏基地項目,未來發展空間廣闊。”中海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以本次基地通過驗收為契機,更多參與光伏領跑者項目建設,在穩步提升公司經營業績的同時,為推動光伏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