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漢能薄膜發電營業收入達到32.96億港元,同比大幅增長56%,毛利達到20.65億港元,同比增幅約為41%;同時,公司在期內錄得8.21億港元盈利,實現了扭虧為盈。
而除了實現扭虧為盈外,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并粗略計算,期內漢能薄膜發電的非關聯交易占比達到了86%。在此基礎上,公司下游戶用及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銷售同比增長了約284%;上游薄膜發電裝備產線交付收入同比增長了約33%。
但就目前情況看,對漢能薄膜發電至關重要的“復牌”問題似乎仍沒有什么進展。漢能方面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公司董事會目前仍就暫停本公司股票買賣尋求法律及專業意見,繼續盡力回應證監會之關注事項,尋求使其股票盡快復牌。目前并未有復牌的相關時間表”。
扭虧為盈 分布式作出貢獻
細究其中,上半年,漢能薄膜發電的上游裝備制造及下游分布式應用等來自第三方的銷售收入分別達到21.38億及7.11億港元。
“這主要得益于,今年漢能戶用發電業務傾向中小型分布式發電市場。通過探索發展經銷分銷模式和積極的‘扶商’政策,保障了經銷商、分銷商的利益。”據漢能方面相關人士介紹,“漢能薄膜發電目前已初步完成由經銷代理和分銷組成全國銷售網絡。預計到今年年底,區縣級銷售網絡將實現75%的覆蓋率。”
在此基礎上,中報期內,漢能薄膜發電還發布了新研制的MiaSolé玻璃基產品組件、光伏瓦產品組件、曲面發電瓦產品組件、陽光棚產品系列組件、柔性產品系列組件和太陽能路燈系列等新產品。
中報顯示,截至6月30日,漢能戶用系統已完成下單及發貨銷售超過2萬套。
而在工商業屋頂分布式電站方面,漢能薄膜發電似乎也頗有信心,上半年,公司推動“金屋頂計劃”業務,為工商業企業主提供包括能源咨詢、施工建設、管理運維等的一站式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據悉,其已與多家大型企業簽署合作協議。
事實上,業界普遍看好工商業屋頂分布式電站的開發,原因是,其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使用的原則,減少了電力傳輸距離和運輸中的損耗問題,同時充分利用屋頂,減少土地占用,具有廣闊發展前景。
今年上半年,漢能薄膜發電參與建設的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CIGS薄膜太陽能分布式電站并網發電。據悉,該電站裝機容量達3兆瓦,安裝在山東鄒城工業園區內五座廠房的屋頂上,總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預計全年可發電400萬度以上,創造收益400多萬元。
摸索薄膜光伏多元應用領域
在如今備受重視的“光伏扶貧”領域,漢能似乎也頗為關注。
據悉,從去年起,漢能著手在安徽省北部的泗縣(國家級貧困縣)建設7.15兆瓦光伏扶貧工程,占該縣當年光伏扶貧工程總量的40%以上。中報期內,漢能負責的泗縣光伏扶貧項目基本完工并移交。而日前,公開報道還顯示,2016年,漢能新獲得泗縣6.345兆瓦的光伏扶貧工程,占該縣2016年光伏扶貧工程的45%左右。
不止在泗縣,漢能還針對20多個重點省份開展光伏扶貧業務,先后在湖北、黑龍江、安徽、湖南、山西、陜西、吉林、山東、甘肅等地參與建設實施近40個(縣市級)光伏扶貧項目,簽約項目裝機規模超過150兆瓦。
在技術方面,漢能持續進行研發投入,中報期內研發投入達到3.08億港元,占營收9.3%。數據顯示,2016年旗下三家美國全資子公司中,Alta Devices雙結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達31.6%的世界紀錄(Alta公司自2010年以來,第六次刷新世界紀錄);Global Solar Energy的CIGS柔性薄膜發電模塊(ICI),冠軍芯片轉化率達17.7%,功率密度達到260 瓦/公斤;另一美國全資子公司MiaSolé則完成業界唯一單體功率超過1KW的組件功能開發。同時,漢能旗下的德國全資子公司Solibro產線在業績期內部分技術升級改造,CIGS共蒸發設備產能提升50%,從而提高平均量產轉換效率0.8%,完成整線全部48種生產設備的供貨商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漢能方面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Alta Devices已為若干全球知名企業提供了太陽能核心動力芯片和組件。上半年,我們還成功交付某全球知名科技公司訂單,用于其所研制的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產品”。
另外,漢能繼牽手特斯拉、阿斯頓馬丁賽車等后,希望在更為高端的領域,應用其砷化鎵薄膜電池技術,不久前(7月份),漢能方面發布了四款“Hanergy Solar”系列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產品,也引來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透過中報,漢能表示,受惠于光伏組件需求增長及有效的市場營銷推廣活動,下半年下游業務收入將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