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在轉型和創新中躍上了一個又一個新高度,新興產業落地生根、蓬勃發展,迅速成長為助推全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從發展的軌跡可以看出,廣安的工業發展脈絡越來越清晰。”日前,廣安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在回顧我市近年來工業經濟發展情況時說,秉持“工業強則城市強,工業興則城市興”的理念,我市朝著“工業強市”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謀求轉型發展新突破,走出了一條不尋常的發展之路,工業轉型升級的廣安智慧日益凸顯。
智慧一:“綠色”成為工業主色調
綠色節能是轉型升級的基礎。在我市工業發展歷程中,“綠色”一直是工業發展的主色調。
7月20日,記者來到華鎣市中自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總投資3000萬元,于2014年8月投產,是廣安市節能環保產業重點培育企業之一。“空氣污染中的一大污染物是氮氧化物,能導致PM2.5破表,我們生產的脫硝催化劑的核心原理就是將有‘毒’氮氧化物轉化成無毒無害的氮氣。”
由西南大學出技術、廣安明興科技有限公司出資金共同組建的廣安明月九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已正式落戶廣安,該公司將直接把西南大學的環保型防腐涂料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生產鈉離子漆。公司負責人介紹說,鈉離子漆被廣泛運用于橋梁、道路護欄、船舶、車輛等易腐蝕金屬制品的防銹保護,符合我國工業涂料向“綠色”發展的新要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這只是我市推進綠色工業的一個縮影。在推進綠色工業過程中,我市以節能減排為重點,成立了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節能減排評價考核體系,把節能指標完成情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確保全市節能減排工作順利開展。
同時,我市積極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市,加快廣安經開區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園區改造,啟動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推廣應用節能減排裝備和技術,實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等總量強度雙控行動,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如今,“綠色”已成為我市工業的核心印記。
智慧二:創新驅動引領工業大步走
科技創新是轉型升級的關鍵。創新成為全市廣大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
7月19日,記者走進位于鄰水經開區的勁德興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德興”)車間里看到,工程師正忙著安裝一批新設備。“這是汽車鈑金件智能制造全自動生產線設備,完全由公司根據自身需求研發,從外面買回零配件后自己進行組裝,該設備由機器人身、機器座以及機器人控制系統等部分構成。”“勁德興”行政部負責人馮娟介紹說,該設備的研發,正是“勁德興”在“汽車鈑金件智能制造全自動生產線的研究與應用”上取得的成果。
投入大量資金用于企業創新、轉型、升級在我市各大企業已不再是新鮮事。為了推進創新發展,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促進企業技術創新,鼓勵企業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圍繞市場需求不斷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不斷把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到實際生產中。
此外,創新發展,人才是關鍵。我市聘請了10余名國際知名學者擔任決策咨詢暨投資促進高端專家,專家“紅娘”不僅帶來了大項目,更通過其創新思維為廣安創新發展打開了空間。為吸引更多創新人才,我市出臺了《關于創新人才體制機制服務重點產業發展的意見》,規定引進的國家、省“千人計劃”特聘專家,最高可給予100萬元的生活資助;引進產業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在安家費、科研總經費等方面給予引才補貼。
創新驅動,正引領廣安工業闊步前行。
智慧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做乘法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人忙碌……7月21日,記者來到廣安電子信息研發生產銷售一體項目建設現場,到處是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建設用地1100畝,由華金潤、兄弟時代、信利來、華晶電子、旗邦微電子等企業集團投資,規劃建設50萬平方米的多層標準廠房(含研發中心、制造中心、整裝中心、銷售中心、展覽中心等業務用房),配套建設辦公樓、住宿樓、食堂、員工文化設施服務中心2萬平方米以上,是我市唯一一個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以手機、平板電腦等為主導的電子產業項目。
在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我市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抓手,一批“高精尖特”的新產業、新企業迅速成長起來。
“發展新興產業,是加法,但要快速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就要求我們必須做乘法。”廣安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為此,我市出臺了具體工作方案,決定在重點實施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傳統產業提升工程、創新體系完善工程、創業平臺建設工程等十大重點工程上下功夫,不斷擴大新興產業的乘法效應,助推廣安工業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