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建筑電耗信息首次摸清家底
京城共有多少高能耗公共建筑?本市通過一項7000余人參與的調查,歷時一年,摸清了公共建筑電耗信息的“家底”,已對13237棟公共建筑完成能耗基礎信息采集并下達限額指標。
基礎數據采集完成97%以上
根據本市2014年發布的《北京市公共建筑電耗限額管理暫行辦法》,全市范圍內單體建筑面積在3000平方米以上且公共建筑面積占比超過50%的建筑納入能耗限額管理,范圍覆蓋率達全市公共建筑總面積70%以上。
“這些公建主要分布在城六區,其中朝陽區、海淀區的電量占比均超過了20%。”作為技術支持單位的北京建筑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按照使用功能劃分的話,電量占比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辦公建筑、綜合建筑、賓館飯店、商場建筑和教育建筑。
這些信息的得來歷時一年。全市16個區縣以及亦莊開發區建委(建設局)、300余個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及其下轄社區7000余名工作人員投入到公共建筑電耗基礎信息采集工作中。截至目前,全市納入能耗限額管理建筑的基礎信息采集工作完成了97%以上,掌握了各建筑自2011年至今的全部逐月用電量結算數據,并在此基礎上對13237棟公共建筑實施了電耗限額考核。
大數據監測、科學動態監管理念也融入了城市節能管理。目前,已經實現了市住建委“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房屋基礎數據與市電力公司“電力結算數據”的集成,將為實施電耗限額科學管理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
燈具改造省下12%用電量
市住建委昨日通報了對全市2014年電耗限額執行情況的考核結果。北京網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建工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運行管理的116幢建筑被評為“年度電耗限額管理考核優秀建筑”,涵蓋了公共機構辦公建筑、商業寫字樓、學校等多種類型,采取的節能措施包括調整空調運行溫度、控制空調運行時間、更換LED燈具、根據氣候變化情況對空調機組和冷卻塔運行進行控制等。
位于北京西站附近的建工大廈去年下半年進行了燈具改造。“原來共有9973套T8、T5日光燈和節能燈,全部更換成了LED綠色照明燈具。”項目負責人介紹說,改造后總功率降低了55.15%,與改造前四、五、六三個月的電量統計對比分析發現,僅此一項年節約電量43.13萬度,約占全年大廈總用電量的12%。
對電耗限額管理工作配合不夠、未能完成信息采集和限額指標下發的單位,將被指定嚴格的“強制性”限額指標。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建筑的電耗限額指標,將參照同類建筑的單位建筑面積電耗較低的前10%平均水平確定并考核。
連續兩年超限20%將重罰對于考核超限額的公共建筑,市住建委將依據《北京市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辦法》要求其報送《2014年度建筑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并對超限額原因做出解釋。對于實際用電量超出限額20%以上的公共建筑,還要求所有權人實施能源審計,并將審計結果報送市、區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審計結果加強節能管理和實施節能改造。對于連續兩年實際用電量超出限額20%以上的公共建筑將責令其改正,并處以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將在既有公共建筑用電量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建立配套的節能服務體系,如建立針對超限額公共建筑的幫扶機制、建設節能改造方式精準推介平臺等,從而進一步完善本市公共建筑電耗限額管理體系。據了解,目前,本市正在探索推進公共建筑級差電價制度,并逐步實現從限額管理到定額管理的轉變。此外,擬將水、燃氣等其他能耗指標納入限額管理工作中,實現對公共建筑能耗的全面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