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投”)發布了“綠動未來”標志,標志由圖形、中文簡稱“國家電投”和英文簡稱“SPIC”組成,既有簡潔明快的美感,又有相互輝映的動感。“綠動未來”是國家電投對擔當國家能源安全和推動能源結構升級重任的堅定宣誓,彰顯了發展清潔能源、營造綠色環境和讓天更藍、水更清的企業態度。
作為國家電投旗下的重要一員,國家電投河南公司平頂山發電分公司(以下簡稱 “平頂山發電”)一直積極踐行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宗旨,近期完成的1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和正在進行的2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便是對國家電投 “綠動未來”標志的美麗注腳。
圖為國家電投河南公司平頂山發電廠。
作為國家中西部地區的首座百萬千瓦機組電廠,近年來,平頂山發電在尋求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自主創新,擔當國企“護衛藍天”的神圣使命。9月28日,平頂山發電1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順利取得河南省環保廳的超低排放驗收批文。10月17日,河南省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執行超潔凈電價的通知。平頂山發電1號機組成為河南省第一臺通過超低排放改造驗收并執行超潔凈電價的百萬千瓦級火電機組。
平頂山發電總經理劉全山說“企業的目標不僅是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同時還要擔當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作為央企,我們要主動承擔起這一責任,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努力。”
抓好節能減排 擔當央企責任
超低排放是火電企業切實履行提升環境質量和維護公眾健康的社會責任,也是積極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性轉變,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全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
2014年6月27日 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下達2014年煤電機組環保改造示范項目的通知》。2014年9月,國家發布《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了新建煤電機組節能減排目標。國內煤電行業掀起一場煤電清潔改造的熱潮,煤電清潔、高效環保改造儼然成為國內煤電發展“新常態”。
從長遠來看,實施煤電機組煙氣超低排放,能有效解決煤炭資源利用和環境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從而保障國家能源供應的戰略安全性。讓燒煤像燒天燃氣一樣清潔!從火電企業的發展來看,這將是一次歷史性的能源變革!劉全山告訴記者,作為我國較早的百萬千瓦機組電廠、國內百萬千瓦機組標桿電廠,平頂山發電雖然沒有進入煤電機組環保改造示范項目名單,但該廠充分意識到,要想保持國內百萬千瓦機組標桿的地位,就要進一步進行超低排放改造。
并且,平頂山發電兩臺百萬千瓦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是在已達到國家新排放標準情況下的主動作為、自我加壓。從這一舉動,看到了平頂山發電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全心全意打造綠色企業的不懈努力。
實施超低排放,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為子孫后代留下碧水藍天,這份責任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平頂山發電的上級企業河南公司也充分認識到進行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對所轄2臺百萬千瓦機組和2臺60萬千瓦機組提出進行超低排放改造的要求。平頂山發電超低排放計劃上報到國家電投集團后,集團公司非常支持,同意對兩臺機組均進行超低排放改造。
2014年9月
平頂山發電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調研工作迅速啟動。由企業負責人、技術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調研組“南下北上”,進行調研論證,最終確定了“脫硝增容改造+電袋除塵器改造+脫硫除塵改造”技術路線。
2014年12月
河南省出臺《2014~2020年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豫發改能源〔2014〕1843號),鼓勵發電企業進行超低排放改造。
2015年4月1日
投資2.5億元的1、2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首先從1號機組改造拉開帷幕。
主動爭先 打造超低排放精品工程
本次1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為:電除塵系統改造為電袋結合式除塵,3-5電場拆除安裝袋式除塵器。拆除增壓風機,進行引增合一改造。脫硫裝置進行綜合升級改造,實現大漿液量循環、五層噴淋、三級除霧深度脫硫,脫硫效率由原設計的90%提高至98.1%。脫硝系統在原有的脫硝催化劑備用層上安裝第三層催化劑,單臺鍋爐催化劑總體積達到1343立方米。
改造過程中,平頂山發電嚴格執行“安全巡視監督卡”,多次組織專項安全檢查等,營造了“人人都是安全員”的安全生產氛圍。定期召開協調會、專題會及時解決技術難題,夯實一線員工的理論、技能基礎,保證工程質量。
平頂山發電通過強化安全、質量、工期等管理,克服了工期短、工程量大、施工人員多、管理難度大等諸多困難。
6月16日,平頂山發電1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結束,立即申請開展超低排放驗收。
7月29日,河南省環保廳下發的《關于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有關問題的通知》(豫環文〔2015〕143號),明確了超低排放驗收的具體流程。
8月4~12日,河南省電力試驗研究院到現場開展超低排放驗收監測、CEMS比對和CEMS校核。現場驗收監測報告顯示,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指標分別達到3.83~4.05毫克/標立方米、6~16.8毫克/標立方米、20.2~23.7毫克/標立方米,全部滿足超低排放標準。
8月26日1號機組順利通過河南省環保廳監控中心組織的CEMS現場驗收。9月28日取得超低排放驗收通過批文。
1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目標──改造設施投入即達到超低排放標準、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標順利實現。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平頂山發電本次超低排放改造,將減排與節能緊密結合:在進行改造時,將原來的引風系統改成引增合一,優化煙道,使廠用電率降低0.1~0.2個百分點。
本次除塵改造項目也是世界上超凈電袋復合除塵器在百萬千瓦級火電機組上的首次應用。項目的成功投運也標志著高濃度粉塵工況下照樣可以采用“超凈電袋、不上濕電”實現超低排放,為火電超低排放提供了一種“既超凈又經濟”的最佳技術路線。
追求綠色環保的步伐永不停歇。9月1日,2號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正式啟動,預計11月上旬結束。屆時,平頂山發電這個綠色環保的先行者,將以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護衛中原大地的藍天。
平頂山發電在近日進行的2號機組A級檢修及超低排放技改中,堅持把安全放在首位,注重檢修質量和工藝,確保機組檢修后實現質量全優。圖為檢修人員對汽輪機設備進行檢修。
一路向前 踐行綠色節能發展理念
平頂山發電地處于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縣──河南省魯山縣一個半丘陵狀的山坡上,周邊環繞著樹林和農田,北干渠宛如玉帶從廠區前蜿蜒流過,不遠處就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平頂山發電一期2×103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就是以資源利用最佳、能耗最小、技術最先進為優先原則進行建設。
且從保護大氣環境質量、企業節能減排的長遠出發,一期工程即投資7.6億元以上,建設了完善的“三廢”綜合防治設施體系,從電除塵系統、脫硫系統、脫硝系統、廢水處理系統、灰渣系統等方面卓有成效地開展環境治理工作。除此之外,主動提高標準,改預留脫硝場地為投資1.2億元同步配套建設SCR脫硝設施。灰渣石膏100%綜合利用,廢水經處理合格后全部回用,實現零排放。
平頂山發電不遺余力推進科技創新,助力節能減排
汽水系統閥門內漏治理,電廠無鹽水用量從1800噸 /天下降到700噸 /天;對百萬千瓦機組采用兩閥滑壓創新技術,降低供電煤耗1.50克 /千瓦時,年節約標準煤1.8萬噸。超超臨界汽輪機中壓轉子冷卻系統優化技術改造,功率增加2804.3千瓦,熱耗降低19.38千焦/千克,煤耗降低了0.744克/千瓦時,單機年成本減少約429.83萬元;臨機加熱系統加裝,提高了安全效益,減少了啟動用油;1、2號機組采用AGC后煤耗降低了1.5克/千瓦時。
科技含量的提升,提高了環保貢獻率,大大降低了資源的消耗,在每年節約數萬噸標準煤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煙氣排放,效益十分顯著。
在進行超低排放改造之前,平頂山發電還全面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并委托有資質的專業清潔生產審核機構幫助企業進行自我評定和改進,對生產過程、污染、能耗重點環節、部位進行現場考察,制定一系列提升改造方案,取得了實質性效果。確保生產過程中的每一道工藝、每一個環節都能達到“節能、減排、降污、增效”的目標,持之以恒地保護和改善環境。
作為華中區域單機容量最大、效率參數最高、運行經濟性最好的電廠之一、骨干電廠,在主動作為,積極履行環保責任的同時,平頂山發電也收獲了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中央企業先進集體、行業節能減排先進、中國美麗電廠、綠色企業等諸多榮譽,樹立了國內百萬千瓦機組標桿。
平頂山發電在履行央企責任、踐行綠色節能發展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分外扎實,該企業廠區周圍也儼然成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河南省林業生態縣──魯山縣的又一個著名“旅游景點”,吸引了大批人士前來參觀學習。平頂山發電,在“和諧國電投、綠色能源情”的感召下,用實際行動承擔起社會責任,打造出旅游區內的現代化生態和諧電廠。
這座中原地區節能減排標桿電廠、現代化的綠色生態電廠,將持續不斷挖掘提升百萬千瓦火電機組綜合效能,矢志不渝、腳踏實地、勇于創新,力爭在國家清潔火電發展中作出更多貢獻,誓做煤炭清潔燃燒、高效利用的綠色火電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