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土生土長的上臧社區居民,臧大爺說,附近的山林景色優美、視野好、空氣清新,從每年的4月下旬到11月份之間都有花可賞,像映山紅、野玫瑰、野百合、槐花等有十多種野花在山上都可以成片看到。“不僅有花,而且還有不少有看頭有講頭的景點,像五指山、上臧廟、臥狼齒、竹子庵廟等等。但是就是路不好,坑洼不平,而且小土路車上不來,只能靠步行。”臧大爺說,每年春秋季,來此登山的市民非常多,但因為上山的路不完善,因此很難觀賞到全部的景色。“為了改善道路交通狀況,更好地為世園會做好配套,我們在做好生態保護的同時,今年修建了7條通園旅游大道。”李滄區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共修建了7條登山旅游通道,總投資1100萬元,分別是百果山東側畢家上游路段、百果山西側北王路段、竹子庵東側登山步道、天水路至上臧廟登山路段、長澗已完工路段至山頂路段、臥狼齒區域內、石溝頂山頂至十梅庵景區已完工路段,其中在世園會周圍的6條旅游步行通道相互連接,形成了網狀路徑。“道路建設本身的標準高,按照相關的規定,旅游大道路寬在4米以上,登山步道寬1.5米至2米,并且旅游通道還個個都是‘多面手’。”該負責人說,新建的7條旅游通道,不僅是游客健身游玩的好去所,還是森林防火的隔離帶;增設的排水溝和山體擋墻護坡,更是有效地保護了路面和路基。
據介紹,完善世園會周邊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工作是李滄區2013年區政府實事之一,旨在抓住世園會籌備時機,在提升生態質量,打造更優美的環境,方便老百姓出游。目前已修建的7條旅游通道,使畢家上游社區、北王社區、上臧社區、長澗社區、石溝社區、十梅庵社區、東王埠社區等7個社區的居民最先嘗到甜頭,體驗到了旅游通道的便捷。而李滄區還將至少修建5條旅游通道,完善整個世園會周邊的道路配套,形成無縫對接的道路網,方便市民和游客前往景區參觀游玩。此外,通過今年上半年的施工建設,李滄區還在天水路以北山林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旅游通道體系,在盡量保持原來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切實改善了區域內通行環境和交通條件,形成了天然防火隔離帶,起到方式靈活蔓延、提高森林火災防御能力的作用,同時形成了良好的城市景觀,滿足了日益增多的戶外運動周邊居民的健身登山需求,為建設世園會旅游聚集區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記者楊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