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0日,市物價局召開株洲市城區污水處理費標準調整聽證會(若葉 攝)
株洲新聞網11月30日訊(記者若葉 通訊員鐘武強 周丹)今天上午,市物價局召開株洲市城區污水處理費標準調整聽證會。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經營單位、消費者、專家、政府相關部門、社會組織等21名聽證人員參加會議。
目前,我市已建成污水處理廠五座,處理能力32.2萬噸/日,2011年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為88.2%。其中,董家塅污水處理廠、霞灣污水處理廠、龍泉污水處理廠、河西污水處理廠已投入運營,清水塘重金屬工業廢水處理廠進入工藝試運行。為達到“環模”城市的基本要求,近兩年內,還將開工建設白石港水質凈化中心、污泥集中處置中心、楓溪污水處理廠及相關的管網配套設施。明年全市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40萬噸/日,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將達到90%以上。此外,規劃建設的市本級污水處理項目還有金山新城污水處理廠、武廣新城污水處理廠等。
聽證代表發言(若葉 攝)
調整:資金缺口巨大 由現行0.7元/噸調至0.94元/噸
據市城市排水管理辦公室介紹,我市現行的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為平均0.7元/噸。隨著長沙杭電樞紐年底蓄水后對污水處理廠水質的要求提高,及我市污水處理行業建設、運行成本的提高,繼續按現行標準征收污水處理費,資金缺口將越來越大。據介紹,我市去年污水處理費收入為6700萬元左右,支出11400萬元,缺口達4700萬元。在考慮標準逐步提高的前提下,預計2011年至2020年全市污水處理費累計收入88536萬元,累計建設及運營支出226750萬元,資金缺口將達138214萬元。
按照省政府相關文件精神,并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市排水辦建議我市污水處理費標準調整為平均1.0元/噸。經市價格成本調查隊對我市城區污水處理費定價成本核定后,提出初審意見稿。建議均價由現行的0.7元/噸調整為0.94元/噸。居民生活污水處理費由0.6元/噸調至0.75元/噸,經營服務業污水處理費用由0.8元/噸調至1.3元/噸,特種行業污水處理費由1.2元/噸調至1.5元/噸。為保證特困職工、低保戶等對象的生活不受到較大影響,繼續對特困戶和低保戶實行減免優惠,憑民政部門核發的低保證每戶每月減免由6立方污水處理費提高到8立方。
聽證代表發言(若葉 攝)
聽證:可適當提高污水處理費標準 建立成本監督機制
“加大污水處理項目及管網建設,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是建設美麗株洲的有力保障。”聽證代表文芬對適當調整污水處理費標準表示贊同。她建議,建立污水處理成本監督機制,定期公開運行成本,接受公眾監督。
文芬的建議也獲得了聽證代表周新根等人的贊同。同時,周新根、周浩等代表也建議,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多排多收、少排少收,對違法、超標排放的企業提高收費標準。
王小玲、張勇、趙娟娟等聽證代表則認為,可適當提高污水處理費標準,但要考慮到低保戶及困難家庭的承受能力,給予相應的減免政策。同時,進一步完善污水處理廠及管網的建設,用技術手段降低運營成本。
市物價局局長劉春生在聽證會上表示,將在聽證會論證的基礎上,綜合各方面意見,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標準調整方案,報下屆政府審批后實施。
【相關閱讀】全國部分地區居民用污水處理費情況
目前,我市現行污水處理費標準均價為0.7元/噸。長沙、湘潭兩市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已調整至0.85元/噸以上,岳陽、常德、邵陽、婁底等城市也已調整為按每噸供水0.8元的標準。全國各地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發展快的城鎮,污水處理費平均征收標準已達1元/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