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今年6月份開始,平板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熱水器5類產品陸續啟動節能補貼政策。實施4個月以來,在平板電視、冰箱、空調三大領域,享受節能補貼的產品已經接近半壁江山。不過,節能補貼產品真的是又節能又實惠嗎?
“十一”假期,在鞍山西道某家電賣場,一臺標價為3299元的一級能效冰箱,在享受了330元的節能補貼以及賣場優惠70元之后,銷售人員給出的最終報價為2899元。不過,銷售人員并不勸記者下單。“補貼款得等機器送到家之后,您再來賣場領取,我這有同樣型號的產品,直降后售價2799元。”言外之意,同樣一款產品,消費者如果要享受節能補貼,反而要多花100元。
隨后,記者在本市家電賣場調查發現,上述情況僅僅屬于個例。絕大多數享受節能補貼的電器產品與非節能補貼產品,在型號上都有區別。不過,在功能、配置相當的情況下,節能補貼產品的售價普遍要比普通型號貴出幾百元。消費者在購買電器時,更傾向于一次性降價到位的產品。
業內人士葛先生告訴記者,一般來說,享受節能補貼的機型并沒有革命性變化,比如僅僅是機器的電腦程序發生變化或者通過更換壓縮機等方式,來實現型號升級。在另一家電賣場,某合資品牌滾筒洗衣機促銷員則指著一臺售價4399元的滾筒洗衣機說:“這款機器享受節能補貼,等了1個半月才上市。相比老款產品,只是稍微省點電而已,外觀沒有變化。”該促銷員向記者表示,絕大多數消費者還是關注產品的功能、價格以及外觀,節能指標并不是首選要素。
值得關注的是,從今年10月1日開始,消費者在購買節能臺式電腦時將享受每臺260元的財政補貼,這也是臺式電腦首次納入節能補貼范圍。推廣時限暫定為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為期一年。不過,記者走訪本市家電賣場發現,在售臺式電腦均價在3000-4000元之間,未見有加貼能效標識的機型,消費者也很難判斷電腦是否節能。“目前享受節能補貼的只是大件電器,電腦不能享受補貼。”促銷員這樣告訴記者。
據悉,目前國內有臺式計算機約1.3億臺,年耗電312億度。業內人士分析,按常規來說,節能計算機主要是對電能消耗設置標準,比如現在CPU和顯卡等不少主流硬件都會自動調節頻率。在待機狀態下,CPU和圖形處理器的運行會自動降到最低頻率。而擁有這類配置的臺式機,一般都是高配置,價格也比普通臺式機要貴。此次對這類節能計算機進行補貼,將進一步促進現有臺式電腦產品的升級換代,更好地起到促進節能家電消費的作用。
新報記者 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