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CE EVENTS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儲能&光伏創新與技術峰會”于2019年11月25日至26日在中國·深圳隆重召開!CESS儲能系列峰會作為鏈接整個新能源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是下半年度國內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行業盛會,觀點碰撞,合作迸發!
去年是我國儲能產業元年,今年儲能產業亦相應迎來拐點后的發展。儲能的技術成本的突破面臨爆發,在應用端的經濟性發展問題也亟待解決,同時儲能將會探尋更加多元化的商業應用場景。與儲能產業密切相關的光伏產業去年經歷了“5·31”新政,并在2018年下半年形成產業調整。
1.儲能分論壇A:儲能商業創新分論壇
2.儲能分論壇B:儲能技術創新分論壇
3.光伏論壇:光伏商業與技術創新
此次峰會以“儲能,重塑未來”為主題,聚焦于儲能與光伏,是當前儲能領域最活躍的話題之一,峰會共計吸引了來自儲能和光伏行業領域超過500+行業專家和企業高管參與,演講嘉賓來自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中國電力科學院、比亞迪、南方電網、上海交大研究院、中國能建廣東院、華電電力科學院研究院、EDF(法國電力)、SCE(加州愛迪生發電)、BYD等國內外一線企業嘉賓演講分享,為構建儲能新時代獻計獻策,集思廣益,一起推動新能源行業及儲能光伏產業的蓬勃發展。
大會精彩內容回顧
Major 曾超
峰會主辦方致辭:ACE 自2015年成立至今,專注于新能源和供應鏈兩個行業板塊的峰會活動以及社群平臺的運營。過去五年,我們服務了超過100的行業決策者、高管嘉賓,致力于打造交流平臺,創造商業價值。
第一天上午—全體大會:儲能,重塑未來
裴哲義,調度中心副總工程師, 國家電網
深入研究儲能參與調峰、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市場的市場主體定位,價格形成機制和交易模式,通過建立市場制,建立交易平臺,創新開展儲能雕風輔助服務以及參與新能源消納市場。具體的措施還沒有完全落下來,比如怎么樣價格是什么,能不能充放都作為獨立主題參與。現在目前逐步有一些省區在落實儲能參與到底怎么做。
張勁柏,中國區執行副總裁& ENGIE 貿易中國區CEO, ENGIE
ENGIE主要業務是三個板塊,第一個就是電力,第二個是天然氣,第三個是能源服務。電力這塊主要是以光伏還有一些小部分的水電,主要是在南美。光熱比較少,有一兩個項目在南非,還有一些儲能。第三塊是能源服務,能源服務是用天然氣的區域功能,包括一些三聯供是我們做的主要事情。
張翔,新能源領域高級項目負責人, 羅蘭貝格
整個電力市場的發展趨勢來說,羅蘭貝格認為在“十四五”期間都會以安全和清潔為兩個首要主題。在這樣的大前提之下,電力的供應穩定性保障,低能源的消納會成為主要因素。我們其實除了考慮安全和清潔在十五五的主要性之外還要考慮到整個電價過程中仍然有下行的可能,所以分布式應該是一個相對穩定、理性的增長,會為儲能創造一定的發展空間。
Arnaud BARTHET,中國研發中心新能源與儲能技術負責人,法國電力EDF
去年EDF發起了一個新的EDF儲能計劃,這是電力系統儲能,所以是在一些社區有很多的用戶希望可以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來去進行儲能,而且如果說在一些區域可能它的用電是不均衡的,所以通過這種儲能可以讓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的居民也能夠用上電。
張靜,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秘書長
剛剛我還讀了一個文章,開頭第一句話就是2019年的儲能太難了,當然這個說的是中國市場,全球市場也是一致的。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到了2019年前三個季度整個市場是182.1GW,和剛才的181GW已經9個月了沒有太多增長,特別是電化學儲能大家的右側,只有900多GW增長,同比降低了91%。其實這個同比降低說句實在話在電化學儲能最近這幾年還是鮮有發生。為什么降低了呢?我們也做過非常理性的分析,在一輪高速的增長之后有一個回落調整其實也屬于正常,所以我覺得一些國家在儲能的應用可能遇到政策技術或者其他的問題導致整個市場有一定的回落調整,我覺得我們應該很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
Mark Hutchinson,副總裁, 亞太電力與新能源咨詢, Wood Mackenzie
到2023年我們的太陽能它所占的高峰期用電的比例。所以在這里我們看到這一個市場是非常龐大的,當然在中國就差不多有300GW,我相信在這一部分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這里除了這個太陽能的話還有包括其他的新能源,比如氫能源還有熱能。這也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市場當中因為儲能市場的擴大,所以電池模組的生產商也會面臨非常快速和龐大的市場需求。
CESS2019年度儲能頒獎盛典
霍廷格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最佳儲能材料供應商獎
理士國際技術有限公司——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最佳儲能電池供應商獎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極具影響力企業獎
德國萊茵TUV集團——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最佳認證檢測服務機構獎
深圳市欣旺達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技術創新獎
SMA Solar Technology AG——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最佳逆變器供應商
陽光電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度中國儲能產業商業模式創新獎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最佳EPC項目總包獎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有限公司 邢國強——年度中國光伏產業最具影響力CTO獎
法國電力集團——年度中國儲能產業商業模式創新獎
ENGIE——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最佳分布式儲能供應商獎
圓桌對話:未來能源革命之如何加速推進儲能產業經濟性布局及發展?
主持人: 陳健,中國區銷售總監,SMA
裴哲義,調度中心副總工程師, 國家電網
Thomas Tseng,能源教育中心負責人,南加州愛迪生
Mark Hutchinson,副總裁, 亞太電力與新能源咨詢, Wood Mackenzie
Arnaud BARTHET,中國研發中心新能源與儲能技術負責人, 法國電力 EDF
儲能商業創新分論壇 專題二:商業模式創新與探索
Thomas Tseng,能源教育中心負責人,南加州愛迪生
到了建筑電氣化方面在2045年的時候70%空間的暖氣和熱水都必須要有電力方式來提供,給大家一個參考數據現在是10%,所以在35年以內我們要從10%跳到70%,這是到2045年的時候。所以說在未來完全以電力為主的能源市場里面,微電網以及可再生能源由可再生能源組成微電網為了達成政策目標的主要環節。
王曉晨,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研究員,國網能源研究院
用戶側核心模式是需求側響應,但是峰谷差套利就是目前國家電網一直倡導電價不停降低,電價不停降低一方面是對于電價的敏感度會降低,峰谷差的差如果進一步降低峰谷差套利的模式價值也會進一步降低,而從需求側響應來講,目前用戶側的需求響應是比較分散的,每個用戶如果自己去進行價值挖掘可能并沒有什么集中的優勢,但是如果需要進一步發展的話,建立一些儲能手段,進一步把他們進行集中的資源調配。
Robert HERZNER ,中國區總負責人,德 國 聯 邦 外 貿 與 投 資 署
接下來我要和大家介紹的是德國能源轉型計劃,這一個能源轉型計劃是由德國政府將他自己的發展從原來的能源依賴更好進行的,所以在默克爾總理在看到福島發生了核泄露之后就決定要逐步取消煤炭和核能。所以這一個德國的能源轉型計劃本身是依賴于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以及能源需求管理。
儲能技術創新分論壇 專題三:電池儲能技術突破與創新
榮佑民,清潔技術與可再生能源資深分析師,IHS Markit
在2025年我們基本上全球電池的裝機大概在170及瓦時左右。當然很多今天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當中,我們儲能其實起到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最大的幾個市場當中韓國、美國、日本、UK、英國、中國都是我們在未來兩到三年當中最重要的市場。我們對韓國的預測會下降一些,是因為過去幾年甚至過去一年當中事故出現得比較多,因為重新調整了整個市場的預測。最重要的在儲能的行業發展中是要去尋找它的整個不同的應用場景,它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我們會議上提到的也是適應不同的國家,不同國家之間與不同國家之間的應用場景是非常非常不同的。
Cormac O'Laoire, 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Electrios
我們的公司叫做Electrios,在香港2013年成立,我們主要針對中國電力、電動汽車鋰電池起步的階段。我們也和Pack這個公司合作,我們嘗試進入鋰電池的供應鏈,我們的客戶有一些也是元件的提供商,我們也和財政機構還有一些研究機構作市場研究,特別是在中國主要都是針對鋰電池的,我們也做故障分析。故障分析也會要求一些專家來作證研,證明為什么這些電池的應用失敗了。
余勛,項目經理,太陽能&商用產品服務部門,德國TüV 萊茵
加快對熱失控的限制,在現階段而言,儲能系統中電池的熱失控其實是難以避免的,只是概率的高低而已,加強對熱失控的設計把危險扼殺在危險的階段,這也是安全提升的方向。 加快運維工作,儲能系統是有運行周期的。退役電池的處理,即便在儲能系統生命周期結束后,電池對環境安全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儲能商業創新分論壇專題四:國際儲能示范項目及應用
Giacomo Mariucci,項目工程師- 儲存設計,Enel Green Power
從現在而言,我們會為客戶提供優選的AC方案,在這里可以提供一定的技術,讓用戶可以使用來自不同供應商和不同工藝所制造的電池,而且我們可以減少這一種電池對儲能所造成的危機風險。在未來我們也會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所以在全能源支持的情況下,可能會轉變為DC直流電耦合的方式去推展項目。
陳健,中國區銷售總監,SMA
我們在光伏領域比較知名的形象應該會掩蓋掉儲能領域的表現,其實SMA一直在儲能的整體系統里主要的供貨商,我們長期保持著全球排名第一的儲能PCS出貨量。我們今年截至在上個月位置PCS出貨量已經超過940ZW,這個占到全球25%以上。
Lucian 路熙安 Ion, 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Enel X.
我們公司是一個非常大的電力集團公司,我們在意大利的影響力非常大,同時我們也可以和全球很多國家的品牌相競爭。我們在儲能、技術、公共設施等方面有很多的經驗,我做的工作就涉及了好幾個行業其中有電力設備還有汽車行業,還包括電車行業。
圓桌對話:全球儲能項目巡禮
主持人: 張翔 Sean Zhang, 新能源領域高級項目負責人, 羅蘭貝格
對話嘉賓:Robert HERZNER 何若白),中國區總負責人,德 國 聯 邦 外 貿 與 投 資 署
Giacomo Mariucci,項目工程師- 儲存設計, Enel Green Power
Lucian 路熙安 Ion,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 Enel X.
專題五:其他關鍵儲能技術突破與創新
John Lemmon, 新能源首席技術官 ,國家清潔和低碳能源研究所
NICE是我們的研究機構,我們的技術是有新的能源技術,當我們談新能源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新能源的演變過程,我們逐漸從以前中心化能源的供應轉變到一種新的方式。以前我們是從中心化的能源供應直接到終端客戶,現在我們也加入到了大數據進行能源的優化,但是由于這個系統有一些互相重疊和互相分隔的地方,所以我們把明天的能源應用場景加它中心化多能源供應。
鄭海興,新能源事業部技術主管,總經理助理,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
我們覺得后面的儲能兩個比較大的核心問題一個就是經濟性,另外就是安全性,這兩方面其實有整個產業在2018、2019年已經有很大的變革,成本一直在降,循環壽命也在往前進步,我們的管理系統包括安全也在不提的提到議程上來。因為我們也嘗試在使用芯片級的電池的管理系統來做好BMS和EMS的配合。這塊往前看有很多的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還是可以往前推,尤其是在我們的電力市場交易不斷在完善國家的機制情況下,我們現在有很多的儲能在后續可能會發揮出比現在更大的市場應用價值。
張鐘平,分布式能源研發中心主任助理,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從能源的背景方面來說,我們從傳統的化石能源到現在逐漸轉變過來的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為主,我們在資源和環境上付出了很多的代價。根據習總書記提出的能源的四個革命,以及在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能源的轉型是很關注的,所以現在能源的轉型和體系的建設將是我們時代背景下更安全、高效、綠色能源的需求。
圓桌對話:如何推動儲能技術的基礎創新研究與商業化轉化?
主持人: Cormac O'Laoire, 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Electrios
對話嘉賓:John Lemmon,新能源首席技術官 , 國家清潔和低碳能源研究所、
余勛,項目經理,太陽能&商用產品服務部門,德國TüV 萊茵、
周宇昊,分布式能源技術部主任,華電電科院
專題六:關鍵儲能技術突破與創新(二)
胡靜,博士,高級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國網能源研究院
我們團隊是國網能源研究院隸屬于新能源所,規劃運營研究創新團隊,我們的研究其實是偏向一些宏觀政策管理運營等等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團隊大概是從2014年開展儲能相關的課題研究,也是在過去的這兩年2018和2019這兩年我們集中承擔了多項國家能源局以及國網公司的一些課題,同時我們也支撐了國家儲能兩年行動計劃的編制,以及今年年初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儲能健康有序發展指導意見是我們編制的。
楚攀,儲能技術中心主任,設計總工程師,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
現在經過大浪淘沙,目前在儲能市場上還算成功的商業模式就是儲能調頻市場,在這個市場上我們也做了一些工作,基本上廣東省一半以上的項目都是我們來做的,也是我來負責的。
蔡旭,新能源接入研究所所長,交大教授,國家能源智能電網(上海)研發中心
我們現在認為用低壓儲能構建百MW級儲能應用是可能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因為它的電流太大,系統太復雜,所以響應速度慢,百MW級沒辦法充分地發揮我們儲能的作用,所以說在低壓系統上大家又開始找新的思路,最新的概念我們可能叫做共享儲能,實際上就是分布式儲能。
徐亮輝,新能源所工程師,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中國電科院成立于1951年,目前是隸屬于國家能源研發中心。掛了三個牌子,一個是國家太陽能研發中心,一個是風電研發中心,還有一個實驗室。我們中心實驗室是2009年開始批復設立,2010年正式投運,主要是對儲能PCS和一些應用于新能源領域的裝置開展試驗。
專題七:最新儲能應用場景及示范性項目
張東輝,系統分析與混合仿真研究所所長,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今天非常高興有機會能和大家在這里分享一個叫做儲能促進受端電網清潔能源消納的應用場景思考,我本人是長期從事電網規劃的,現在在清華四川互聯網研究院任職。分析主要是三個內容,一個是新能源消納的分析,第二個是受端的作用,第三個關鍵技術和原則。
陳世峰,技術總監,南京米特科技能源有限公司
終端不僅僅是一個協議轉化或者是接入標準化要求,這里面會集成很多的邊緣計算功能,一個是協議的轉化,另外一個是控制保護一些功能也會集成在這里面。目前很多儲能的標準協議包括接口都是有不同的,但是在泛在物聯網下會有統一的接口,比如互聯網中是一樣的,每一個設備有一個固化的IP,像每一個設備相當于人的身份證一樣是唯一的標識,架構是開放的,功能也是開放的。
圓桌論壇:電網側儲能應用--時代的剛需?如何解決安全問題?
主持人: 張東輝,系統分析與混合仿真研究所所長,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對話嘉賓:
蔡旭、新能源接入研究所所長,交大教授,國家能源智能電網(上海)研發中心,
楚攀、儲能技術中心主任,設計總工程師,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
王巍、副總經理、欣旺達綜合能源有限公司
光伏分論壇:光伏商業與技術創新
深圳市太陽能學會秘書長張囡囡致辭:
我剛才見到萬博士的時候內心觸動了一下,他也是我的老師,十幾年前我去拜訪他,那時候就在講光伏發展的路線,包括整個技術,應該是當時我們特別崇拜的老師,到現在為止,依然站在這樣一個技術先鋒的路線上,在為我們大家做技術的引領,所以我們今天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真得想問大家為什么而來。這個行業變化莫測,跌宕起伏的年代。經過了電池、組件、硅料以及所有東西,似乎很多很多變化莫測,就是有這樣一批尖端、技術的領先人才一直為我們光伏更好的效率給我們的人類,太陽能的光伏創造更美好未來!
萬躍鵬,首席科學家,保利協鑫能源
我們市場上常用的硅片,有哪幾種,實際上做硅片有兩個比較重要不同的技術,一個叫鑄造技術,一個叫直拉技術,最右邊是做單晶常用的直拉技術,左邊是一個技術,叫鑄造技術。鑄造技術在2018年以前,幾乎100%做多晶,大家經常聽到多晶硅片。
潘少峰,常務副院長,林洋新能源研究院
林洋集團成立于1995年,我們目前是上市公司,旗下的產業主要是智能、新能源、節能、房地產、路橋建設、高新農業、融資租賃,目前在很多城市都點,現在也在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在新加坡、非洲、歐洲都有研發中心。
張凡,部長,通威股份光伏事業部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技術是由中國人來定義的,全球市場的百分之七八十由中國來生產,甚至很多技術路線的方向都是由我們中國人來定義的,從這點上來講,應該從2012年開始,國內開始有更大型的電站建設,特別是在去年、前年,中國成為光伏電站其中建設50%,今年稍微衰退了一點,全球市場還是非常好的。
惠紅林,資深顧問,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
緣起于點亮非洲項目,現在叫點亮全球,點亮太平洋島國是很長的一個國家項目,我們在這樣一個國家的項目里面,同樣極大地催生了他們的電力接入率,當然我們最成功的項目在肯尼亞的項目。在2013年底,肯尼亞的電力接入率不到40%,現在肯尼亞快70%,這么長的時間里面最主要的推手就是點亮項目帶來的。
陳煒,教授,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
假如我們鈣鈦礦要做和用的話,從三個方面討論,有兩條路線,一個是鈣鈦礦-Si疊層的,國內也有相關的工作,它實際上是二八效率,這些高效率僅限于小面積,大的模塊,我們剛剛講了只有16.1%,仍然需要進一步提升,剛剛講的要加大投入。
萬軍鵬,首席執行官,漢能集團深圳研發中心
漢能我們其實在2009年進入太陽能,當時在廣東河源,四川的成都雙流兩個基地,同時開始,當年主要是硅基薄膜,最早進入的是晶硅基薄膜的領域。后面逐漸加入設備,2016年,在內部叫第五大技術路線,前五大主要是收購的,美國和德國的企業。這四條基本上屬于收購來的,我們行業叫SIT,異質結的路線完全是自主研發的,我們在2018年120MW產險也投產了,今年8月份,電池片的轉化效率突破了24.85%,打破了日本二三十年的壟斷地位。
江偉,儲能系統技術經理,正泰新能源
光儲系統的優勢,光儲系統可以快速精準的儲存電量,平緩短期波動,消除最大負荷電量,保證太陽能最大利用率。主要的應用場景有五累。一是提高光伏自發自用率。二是削峰填谷。三是需量管理、四是微網系統、五是優化光伏輸出曲線。
CTO 圓桌論壇:光伏技術未來發展趨勢暢想
主持人:張凡,部長,通威股份光伏事業部
對話嘉賓 :萬躍鵬、首席科學家,保利協鑫能源,
邢國強,首席技術官,阿特斯陽光電力,
萬軍鵬,首席執行官,漢能集團深圳研發中心,
潘少峰,常務副院長,林洋新能源研究院
邢國強,首席技術官,阿特斯陽光電力
我們阿特斯沒有賣出一個全片的組件,因為我們發現失敗的幾率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們所有的組件都是用的半片。熱斑溫度降低非常多,降低了20多度。大家知道組件上組熱的是接線盒。而用了我們這個技術,我們實際上是用了分體制接線盒,一個接線盒里只有一個二極管,散熱更加有效。
王五雷,太陽能學院院長,固德威
我們從中國的政策上可以明確發現一些問題,我現在在指定的,無論是戶用的,針對地面電站的,還是針對工商業分布的電站,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能不能消納得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Stefan Robertsson,首席專家,The Lantau Groupe
我們注重電力和天然氣的市場,我們在多個領域提供咨詢服務,重點是電力和天然氣,我們做的工作包括市場研究和業內的一些糾紛和仲裁,我們做一些商業模型的研究和咨詢的服務,我們提供很多商業的問題,幫助我們的客戶做一些法律上調查的工作,我們也會和公共設施、服務提供商做一些電力市場架構的服務。
朱哲凝,金屬漿料研發總負責人,杜邦
杜邦公司及杜邦是一家有超過200年的材料創新科技公司,在財富雜志,去年出版了一本書上面這樣介紹杜邦“近代材料科研進步的每一步都有杜邦的影子”。對于光伏這個領域而言,在1961年,杜邦發明了一種材料用于太陽能組件的背板。所以從上個世紀以來,杜邦一直在跟蹤光伏領域材料應用的趨勢。從現在的光伏材料應用趨勢而言,現在是一個轉化階段。我們看到P型電池逐漸占領了市場的主流,A型的電池作為高效電池的代表也漸漸走上了地勢的舞臺。
胡鄂生,市場總監/東莞市光伏行業協會會長,廣東五星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
五星在太陽能行業已經30年了,有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熱和熱度三大產線,實際上它就是一個綜合性的企業。我們是1990年開始做光熱。一直到今天特別是是去年開始我們做了全國最先進的兩條生產線,專門來做組件,這里非常感謝兄弟企業給我們的支持,我們都是友好的合作單位,因為我們目前的目標就是以最好的技術來做最好的組件,包括和兄弟企業一起合作。
Kristian Torvold,大中華區負責人, Ocean Sun
李原,總裁助理,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
我們注重電力和天然氣的市場,我們在多個領域提供咨詢服務,重點是電力和天然氣,我們做的工作包括市場研究和業內的一些糾紛和仲裁,我們做一些商業模型的研究和咨詢的服務,我們提供很多商業的問題,幫助我們的客戶做一些法律上調查的工作,我們也會和公共設施、服務提供商做一些電力市場架構的服務。
專題八: 儲能光伏創新綜合論壇
朱繼忠, 國家特聘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我的題目是“綜合智慧能源系統需求側能效管理關鍵技術”。我的報告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簡介。第二部分是ISES協同優化運行關鍵技術分析。第三個是ISES需求側能效管理技術分析。第四部分結論。
尹韶文,儲能業務總經理,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整個比亞迪的儲能業務是在整個新能源產業群里,新能源產業群當時是基于三大夢想提出的,從能源的產生大家可以看到是光伏,再到能源的存儲就是儲能。然后再到能源的使用和消費是我們的電動車和電動大巴,基于這三大夢想可以基于一個零排放的能源循環,可以實現一個真正的持續增長,這個是我們整個業務線提出的初衷。
楊忠亮,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技術專家
結合本地能源的清潔,能源消納、科技示范等特色化需求,參與多站融合的建設和運營,通過轉型和創新,開拓聯合運營、共創發展,推進健康有效產業。
多站融合初期的核心就是基礎業務應主要以變電站、5G基站和邊緣數據中心的集約建設和運營為主。為物聯網提供了有效的資源和手段。
Ben Orenstein,首席執行官,Pvinergy
太陽能系統的解決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不單單要看解決方案還要看競爭力,我們有一些場景,比如說在沙漠上,在偏遠的地方,在農村沒有電力,沒有水,如果沒有太陽我們就只能給你帶水沒問題,有太陽你的地方能夠被太陽照射到我們就能夠把水帶給你。
圓桌論壇:儲能電池及綜合能源系統探討
主持人:
楊忠亮,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技術專家
對話嘉賓:
朱繼忠,國家特聘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英國皇家學會客座研究員
尹韶文,儲能業務總經理,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陳世峰,技術總監,南京米特科技能源有限公司
在講者的技術分享演講中間還留有現場提問環節:
享受著五星水果和蛋糕的會議休息時間,讓每一位與會嘉賓在觥籌交錯間彼此拉近距離,自由建立互動與合作。
鳴謝贊助單位
唯一技術支持單位:德國萊茵TüV
聯席贊助:SMA
展臺贊助:霍廷格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漢能、蘇州瑪瑞柯測試科技有限公司、欣旺達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
大會名稱:第六屆中國儲能創新與技術峰會(CESS2019)
同期舉辦:第二屆光伏創新與技術峰會(PVChina2019)
時間:2019年11月25日-26日 | 中國·深圳
主辦方:ACE EVENTS 犀象會展)
戰略支持單位: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
權威協會支持單位:鑫欏資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信息部)、深圳太陽能學會、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東莞太陽能學會
現場專訪媒體:角馬能源、深圳市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等
CESS儲能系列大會自成立以來,已經有了五年的積淀,我們堅持在儲能及新能源領域扎根,見證了儲能行業的數年變革,我們也在一步步堅持不懈提升會議的品質,CESS儲能大會再次感謝各位儲能行業同仁的關注及贊助商的支持!
一期一會,CESS2020,我們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