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珠三角最適宜生活居住和創業發展的城市之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惠州生態惠民的一大特色,也是惠州發展的一大優勢所在。目前,全市堅持走 “五位一體”、綠色跨越道路。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既是我們的義務,也是我們的責任。
今天起,本報推出“應用清潔能源 促可持續發展”欄目,通過系列報道倡導綠色環保、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能源理念。
如何讓我們的家園天藍、水清、地綠,永葆“青”春?如何讓我們和后人都能生活在環境優美、安全的世界里?當我們面對巨大的能源需求和環境保護的巨大壓力時,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
所謂清潔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清潔能源已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其推廣應用已成必然趨勢。
能源危機使清潔能源需求與日俱增
清潔能源作為全球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除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外,為世界社會、經濟、政治的健康發展也作出了重要貢獻,對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持續發展、就業率增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工業化的大背景下,各種傳統能源的大量使用,使自然環境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各種化石燃料,作為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用一些就少一些。自20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以來,世界各國開始重視可持續再生清潔能源的使用。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國對能源需求與日俱增,然而受限于環境,石油對外依賴性不斷增大,能源結構中煤炭的應用比例亦逐漸增大。如何開發新技術、新能源,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和環境,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清潔能源可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隨著化石能源的使用量日益增加,產生了一系列諸如溫室效應、酸雨、粉塵等環境問題。以國內霧霾天氣為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霧霾面積超過150萬平方公里,覆蓋約15%的國土面積。
在北京,PM2.5指數頻頻 “爆表”,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城市PM2.5指數飆升的最大原因,其次是燃煤和外來運輸。要改變我國城市空氣污染的現狀,就必須改變以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結構,加快發展清潔能源。
有關專家表示,從能源演變上看,新型的清潔能源取代傳統能源是必然趨勢。能源的發展不應該是肆意揮霍后留下無盡污染,應該是取諸自然,回饋自然。
研究結果表明,清潔能源的開發,要逐步改變傳統能源的消費結構,充分利用水能、風能、生物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取代傳統的化石燃料,這既可以減少對能源進口的依賴,提高能源的安全性,又可以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有效保護自然環境,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核電將成為替代煤炭的主要力量
清潔能源發展至今,在世界能源消費中已占據重要地位,在發電、供熱及交通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世界各國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環保壓力加大,清潔能源的推廣應用已成必然趨勢。
有關數據顯示,太陽能光伏發電是過去5年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安裝容量的年均增長超過50%。2013年,全球光伏發電更是實現超預期增長,新增安裝容量3700萬千瓦,同比增長24%。
由于光照資源比風資源更為豐富和廣泛,業界普遍預期太陽能發電未來將比風電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并有望2050年左右在全球一次能源供應中占據重要位置。
根據中電聯的統計,2013年我國太陽能發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1130萬千瓦,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716萬千瓦,同比增長953.2%;全年發電量達到87億度,較2012年同比大幅增長143%。
此外,核電、水電和火電一起構成世界電力的三大支柱,其中核能成為當今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也越來越大。如果沒有核能,全世界16%的用電設備將無電可用。而在國內,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建成了秦山、大亞灣、田灣、遼寧紅沿河、福建寧德、福清、廣東陽江、臺山等多個核電基地,核電技術和發電能力十分成熟、安全可靠。預計“十三五”核電目標會進一步明確,核電將是替代煤炭的主要力量。
如今,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第一大國。2013年,我國在清潔能源方面的投資創紀錄,達到542億美元,占二十國集團全部清潔能源投資的29%,超過第二名美國175億美元,連續第三年領跑全球。
“光伏智慧新能源技術一體化‘’是將站光伏電池板全部安裝養殖基地養殖棚舍屋頂面上,不占用地面土地資源。在養殖棚舍屋面安裝光伏發電系統,是為基地內養殖、種植、供暖、照明提供用電來源,為基地飼料廠、有機肥加工廠生產用電提供電力支持,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5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800噸、二氧化硫21.25噸。與此同時,集團也通過運營光伏電站、膨化秸稈飼料加工廠、農業大棚來充分吸納就業人員,為當地百姓增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