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節能網 9月27日下午,經江蘇省委、省政府批準同意,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江蘇省發改委、鎮江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2017國際低碳(鎮江)大會,已于今天下午圓滿閉幕。9月26日-27日,來自國內外的政要、專家和行業精英齊聚鎮江,共話低碳發展理念、共享低碳品質生活、共謀低碳經濟發展,在低碳產品展示、技術推廣、交流合作、融資服務等方面均取得了豐碩成果。
這次大會的成功舉辦,與廣大媒體朋友們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8月30日,我市召開2017國際低碳(鎮江)大會新聞發布會,國內外媒體高度關注,多渠道、多視角、多形式進行宣傳,央視早間新聞和財經頻道、新華日報等媒體都做了專題報道,為大會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這幾天,大家更是不辭辛苦,第一時間對鎮江低碳建設成效、各階段活動成果內容以及大會組織的多種形式的活動,全程進行了充分、深入的報道。在此,我謹代表鎮江市委、市政府對大家的辛勤付出和敬業精神,表示衷心的感謝!
大會時間雖短,但是低碳發展的主題卻永恒不變。大會于今天下午剛剛閉幕,我們就即時召開大會成果新聞發布會,與大家分享成績、共享喜悅,進一步引導全社會樹立低碳思維、踐行低碳理念、關注低碳發展。回顧本屆國際低碳(鎮江)大會,我想從三個方面向大家具體介紹2017國際低碳(鎮江)大會的總體情況。
一、 大會呈現“四個鮮明特點”
一是籌備早。去年11月28-29日,我市成功舉辦首屆國際低碳(鎮江)大會,今年1月6日,省委李強書記對展會批示肯定,并對辦好今年的國際低碳大會提出了“往深處做”的要求。為落實好李強書記的指示要求,鎮江市委惠建林書記、市政府張葉飛市長到任后第一時間、先后數次聽取大會有關情況匯報,對有關重點環節親自研究部署。6月7日和16日,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分別對國際低碳大會方案進行專題研究討論,確定了大會方案,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和10個專項工作小組,統籌推進大會籌備工作,確保了整個大會籌備工作組織有序、推進有力。
二是規模大。為辦好今年的國際低碳(鎮江)大會,確保更多的國內外企業參展,展示更多的低碳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我們在西津灣沿江區域,搭建了2.1萬平方米主場館,比去年增加了近1倍,切實拓展了展館空間。這次會議一共有國內外265家參展企業,比去年增加了65家,其中外資企業占比40%。觀展市民和專業觀眾數量超過萬人,與去年相比有了大幅增加。
三是層次高。本次大會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江蘇省發改委、鎮江市人民政府三方聯合主辦,會議標準與國際接軌。江蘇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黃莉新等省領導親臨大會致辭和觀展,國家發改委、國家質檢總局、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等相關部門高位指導,給予本次大會充分支持,多位省級機關負責人親臨大會指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英國駐滬總領事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等機構的領導出席大會。瑞士ABB(中國)、陶氏化學、美國通用、美國聯合技術、加拿大阿特斯陽光電力等21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中船重工、中建集團、北汽新能源、天合光能、碧桂園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參展,企業負責人也應邀出席會議。
四是內容實。大會以“技術創新·共享低碳”為主題,舉辦各類活動35場。主體活動為開閉幕式和高峰論壇。16位與會嘉賓通過主旨演講和高峰論壇,共享低碳新理念、新技術,共同展望未來低碳生活,達成廣泛共識。低碳技術產品展示,設有低碳制造、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綠色建筑、綠色金融等6大主題展區;首次設立美國館、英國館、奧地利館等3個國別館,集中展示了一批國際頂級低碳解決方案和技術產品;圍繞循環經濟、智能+、未來能源、環境安全主題,設置了4個技術發布空間。項目集中簽約和成果發布活動,有力促進了資本、技術、市場的全面對接。此外,還組織舉行了“1+3+8”系列配套活動:1場低碳小鎮主題邊會,人工智能與人類未來科技、綠色交通、綠色建筑3場分論壇,鎮江8個轄市區共舉辦8場特色主題路演活動。
二、大會的舉辦取得“四個顯著成效”
一是全民參與熱情高。相較于去年首屆低碳大會,群眾參與熱情更加高漲。9月24日上午,“鎮江與低碳同行”騎行活動在秋雨中如期舉行,市政府主要領導和350名騎行愛好者,用實際行動踐行低碳理念;9月26-28日,舉行“童畫鎮江·綠色未來暢想”繪畫展,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描繪心中的綠色鎮江,在孩子心中播下低碳綠色發展的種子。此外,市政協組織了低碳“燈、籃、杯”進家庭等活動,文廣集團舉辦了全民低碳攝影大賽,都吸引了廣大市民積極參與。
2. 項目合作成效好。第一,分別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中美能源合作項目(ECP)、瑞士ABB集團、阿特斯、天合光能、中船重工等機構和企業,簽署了9個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在低碳能源、生態環保、低碳小鎮建設規劃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推動我市低碳發展躍升新層面。第二,簽約了智能制造產業園區、3D打印高性能大型關鍵金屬構件、太陽能電池、高效光伏組件、移動終端智能制造基地等13個低碳產業項目,項目成熟度好,科技含量高,集聚效應強,總投資突破300億元,三年內可完成投資超過130億元。第三,組織各轄市區開展了8場路演,簽約項目51個,簽約總投資額429.16億元。比如,丹陽市圍繞“生態社區、綠色制造”主題組織路演,合作簽約了18個項目,簽約總投資超160億元,在所有轄市區中體量最大,產業契合度也很高。鎮江新區在路演活動中,突出在低碳技術引領下發展綠色工廠、節能車間主題,同時與8個10億元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
3. 成果發布更具權威。第一,國家質檢總局在鎮江設立全國首家低碳計量試點,就全面建立溫室氣體排放計量體系、實現綠色循環發展,開展探索和實踐。第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設立鎮江低碳計量技術示范基地,圍繞低碳城市發展,打造計量科技創新、技術服務、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基地,為國家實施低碳戰略提供技術保障。第三,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發布了低碳發展“鎮江指數”。 將低碳發展指數選擇以“鎮江指數”來命名,為衡量城市低碳發展水平提供了標尺,是對鎮江低碳發展成果的充分肯定。第四,經評估,大會在場館搭建、組織會展和撤展期間,排放了約計200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已在國家自愿碳減排和排放權交易注冊登記系統中完成注銷,并經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確認有效,頒發了“碳中和”證書。
4. 國際影響顯著增強。聯合國副秘書長沙姆沙德·阿赫塔爾在開幕式上作視頻和書面致辭,高度評價鎮江低碳發展成就及有關經驗,并期待近期與鎮江開展合作。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別副主任何佩德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鎮江的低碳之路,讓聯合國看到了發展中國家城市低碳發展的可能性。將代表聯合國與鎮江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在更多方面與鎮江合作,推動低碳發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可持續發展項目主管尼克拉斯·斯文寧森表示,“國際上正在進行一些協商,但很少有人去具體落實,需要一個典型,在國家層面和國際層面進行分享。鎮江就是這個樣板,相信鎮江低碳大會越辦越好。”英國駐滬總領事館氣候變化與能源處處長鄧書睿,對中國的低碳發展非常有信心,他說“我在中國生活了五年,親眼看到了中國和鎮江在低碳經濟上的轉型。”參展的外資企業也都表示,希望與鎮江在低碳領域深入合作。
此外,在舉辦國際低碳會大會過程中,我們積極吸收國際辦會經驗,培養和鍛煉了一批專業會展隊伍,為今后舉辦國際會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下一步工作
踐行低碳發展理念,推進低碳建設發展,鎮江“在行動”,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推進以下三方面工作,更加自覺地將低碳建設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將“低碳發展”打造成為鎮江最閃亮的城市名片。
一是加快推進鎮江低碳小鎮建設。在低碳小鎮主題邊會上,我們發布了《鎮江·鳳棲低碳小鎮建設規劃》,并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簽訂了合作備忘錄。與會專家圍繞“低碳小鎮的未來以及如何打造以人為本的低碳小鎮”,給我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秉承“開放、集成、融合”理念,加快推進低碳小鎮核心區建設,全力打造低碳發展示范新高地,在2018年扎實推進低碳大會永久會址建設。
二是加快推進簽約項目協議落地。本次大會圍繞低碳產業簽訂了13個低碳產業項目。我們將積極與國家和省部門、國內外優秀研發機構以及項目單位開展深入合作,加大對這些項目的督查力度,扎實推進項目建設落地,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努力打造低碳領域“領軍型、領先型”企業,加速實現鎮江低碳產業規模化發展,助推鎮江低碳建設發展再上新臺階。
三是加快推進國際國內低碳合作。努力創新低碳交流合作模式,突破區域和行業的限制,深化國家、城市、機構、企業、院校、基金組織之間的合作聯系,努力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努力將鎮江打造為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有影響力的低碳展示交易中心、集散中心,將鎮江建設成為全球低碳產業集聚區、示范區。
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主辦單位、支持單位和戰略合作伙伴的支持指導,離不開運營實施單位鎮江市廣播電視臺的精心組織,也離不開全體工作人員、志愿者和皇冠假日酒店員工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大會組委會,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慰問。
朋友們,低碳發展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一直在路上。我們將以2017國際低碳(鎮江)大會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凝聚力量、分享智慧、交流成果、共襄未來,全力推動鎮江低碳發展再上新臺階,為全國乃至全球提供可觀、可感、可復制的低碳發展“鎮江經驗”。
最后,再次懇請大家一如既往地對鎮江的低碳建設發展給予持續關注,我們真誠期待著與朋友們明年再聚!